八脉图并治症穴 原文

  冲脉


  考穴:公孙二穴,脾经。足大趾内侧,本节后一寸陷中,举足,两足掌相对取之。针一寸,主心腹五脏病,与内关主客相应。


  治病:〔西江月〕九种心疼延闷,结胸翻胃难停,酒食积聚胃肠鸣,水食气疾膈病。脐痛腹疼胁胀,肠风疟疾心疼,胎衣不下血迷心,泄泻公孙立应。


  凡治后症,必先取公孙为主,次取各穴应之(徐氏):


  九种心疼,一切冷气:大陵中脘隐白。


  痰膈涎闷,胸中隐痛:劳宫膻中间使。


  气膈五噎,饮食不下:膻中三里太白。


  脐腹胀满,食不消化:天枢水分内庭。


  胁肋下痛,起止艰难:支沟章门阳陵泉。


  泄泻不止,里急后重:下脘天枢照海。


  胸中刺痛,隐隐不乐:内关大陵彧中。


  两胁胀满,气攻疼痛:绝骨章门阳陵泉。


  中满不快,翻胃吐食:中脘太白中魁。


  胃脘停痰,口吐清水:巨阙中脘厉兑。


  胃脘停食,疼刺不已:中脘三里解溪。


  呕吐痰涎,眩晕不已:膻中中魁丰隆。


  心疟,令人心内怔忡:神门心俞百劳。


  脾疟,令人怕寒腹痛:商丘脾俞三里。


  肝疟,令人气色苍,恶寒发热:中封肝俞绝骨。


  肺疟,令人心寒怕惊:列缺肺俞合谷。


  肾疟,令人洒热,腰脊强痛:大钟肾俞申脉。


  疟疾大热不退:间使百劳绝骨。


  疟疾先寒后热:后溪曲池劳宫。


  疟疾先热后寒:曲池百劳绝骨。


  疟疾心胸疼痛:内关上脘大陵。


  疟疾头痛眩晕,吐痰不已:合谷中脘列缺。


  疟疾骨节酸痛:魄户百劳然谷。


  疟疾口渴不已:关冲人中间使。


  胃疟,令人善饥,不能食:厉兑胃俞大都。


  胆疟,令人恶寒怕惊,睡卧不安:临泣胆俞期门。


  黄疸,四肢俱肿,汗出染衣:至阳百劳腕骨中脘三里。


  黄疸,遍身皮肤、面目、小便俱黄:脾俞隐白百劳至阳三里腕骨。


  谷疸,食毕则心眩,心中拂郁,遍体发黄:胃俞内庭至阳三里腕骨阴谷。


  酒疸,身目俱黄,心中痛,面发赤斑,小便赤黄:胆俞至阳委中腕骨。


  女痨疸,身目俱黄,发热恶寒,小便不利:关元肾俞至阳然谷。


  杨氏治症:


  月事不调:关元气海天枢三阴交。


  胸中满痛:劳宫通里大陵膻中。


  痰热结胸:列缺大陵涌泉。


  四肢风痛:曲池风市外关阳陵泉三阴交手三里。


  咽喉闭塞:少商风池照海颊车。


  阴维脉:


  考穴:内关二穴,心包经。去掌二寸两筋间,紧握拳取之。针一寸二分,主心胆脾胃之病,与公孙二穴,主客相应。


  治病:〔西江月〕中满心胸痞胀,肠鸣泄泻脱肛,食难下膈酒来伤,积块坚横胁抢。妇女胁疼心痛,结胸里急难当,伤寒不解结胸膛,疟疾内关独当。


  凡治后症,必先取内关为主,次取各穴应之(徐氏):


  中满不快,胃脘伤寒:中脘大陵三里膻中。


  中焦痞满,两胁刺痛:支沟章门膻中。


  脾胃虚冷,呕吐不已:内庭中脘气海公孙。


  脾胃气虚,心腹胀满:太白三里气海水分。


  胁肋下疼,心脘刺痛:气海行间阳陵泉。


  痞块不散,心中闷痛:大陵中脘三阴交。


  食症不散,人渐羸瘦:腕骨脾俞公孙。


  食积血瘕,腹中隐痛:胃俞行间气海。


  五积气块,血积血澼:膈俞肝俞大敦照海。


  脏腑虚冷,两胁痛疼:支沟通里章门阳陵泉。


  风壅气滞,心腹刺痛:风门膻中劳宫三里。


  大肠虚冷,脱肛不收:百会命门长强承山。


  大便艰难,用力脱肛:照海百会支沟。


  脏毒肿痛,便血不止:承山肝俞膈俞长强。


  五种痔疾,攻痛不已:合阳长强承山。


  五痫等症,口中吐沫:后溪神门心俞鬼眼。


  心性呆痴,悲泣不已:通里后溪神门大钟。


  心惊发狂,不识亲疏:少冲心俞中脘十宣。


  健忘易失,言语不纪:心俞通里少冲。


  心气虚损,或歌或笑:灵道心俞通里。


  心中惊悸,言语错乱:少海少府心俞后溪。


  心中虚惕,神思不安:乳根通里胆俞心俞。


  心惊中风,不省人事:中冲百会大敦。


  心脏诸虚,怔忡惊悸:阴郄心俞通里。


  心虚胆寒,四体颤掉:胆俞通里临泣。


  督脉:


  考穴:后溪二穴,小肠经。小指本节后外侧骨缝中,紧握拳尖上。针一寸,主头面项颈病,与申脉主客相应。


  治病:〔西江月〕手足拘挛战掉,中风不语痫癫,头疼眼肿泪涟涟,腿膝背腰痛遍。项强伤寒不解,牙齿腮肿喉咽,手麻足麻破伤牵,盗汗后溪先砭。


  凡治后症,必先取后溪为主,次取各穴应之(徐氏):


  手足挛急,屈伸艰难:三里曲池尺泽合谷行间阳陵泉。


  手足俱颤,不能行步握物:阳溪曲池腕骨太冲绝骨公孙阳陵泉。


  颈项强痛,不能回顾:承浆风池风府。


  两腮颊痛红肿:大迎颊车合谷。


  咽喉闭塞,水粒不下:天突商阳照海十宣。


  双蛾风,喉闭不通:少商金津玉液十宣。


  单蛾风,喉中肿痛:关冲天突合谷。


  偏正头风及两额角痛:列缺合谷太阳紫脉头临泣丝竹空。


  两眉角痛不已:攒竹阳白印堂合谷头维。


  头目昏沉,太阳痛:合谷太阳紫脉头维。


  头项拘急,引肩背痛:承浆百会肩井中渚。


  醉头风,呕吐不止、恶闻人言:涌泉列缺百劳合谷。


  眼赤肿,冲风泪下不已:攒竹合谷小骨空临泣。


  破伤风,因他事搐发、浑身发热颠强:大敦合谷行间十宣太阳紫脉(宜锋针出血)。


  杨氏治症:


  咳嗽寒痰:列缺涌泉申脉肺俞天突丝竹空。


  头目眩晕:风池命门合谷。


  头项强硬:承浆风府风池合谷。


  牙齿疼痛:列缺人中颊车吕细太渊合谷。


  耳不闻声:听会商阳少冲中冲。


  破伤风症:承浆合谷八邪后溪外关四关。


  阳蹻脉:


  考穴:申脉二穴,膀胱经。足外踝下陷中,赤白肉际,直立取之。针一寸,主四肢风邪及痈毒病,与后溪主客相应。


  治病:〔西江月〕腰背屈强腿肿,恶风自汗头疼,雷头赤目痛眉棱,手足麻挛臂冷。吹乳耳聋鼻衄,痫癫肢节烦憎,遍身肿满汗头淋,申脉先针有应。


  凡治后症,必先取申脉为主,次取各穴应之(徐氏):


  腰背强不可俯仰:腰俞膏肓委中(刺紫脉出血)。


  肢节烦痛、牵引腰脚疼:肩髃曲池昆仑阳陵。


  中风不省人事:中冲百会大敦印堂合谷。


  中风不语:少商前顶人中膻中合谷哑门。


  中风半身瘫痪:手三里腕骨合谷绝骨行间风市三阴交。


  中风偏枯,疼痛无时:绝骨太渊曲池肩髃三里昆仑。


  中风四肢麻痹不仁:肘髎上廉鱼际风市膝关三阴交。


  中风手足瘙痒,不能握物:臑会腕骨合谷行间风市阳陵泉。


  中风口眼喎斜,牵连不已:人中合谷太渊十宣瞳子髎颊车(此穴针入一分,沿皮向下透地仓穴。左泻右,右泻左,灸可二七壮)。


  中风角弓反张,眼目盲视:百会百劳合谷曲池行间十宣阳陵泉。


  中风口噤不开,言语謇涩:地仓(宜针透)颊车人中合谷。


  腰脊项背疼痛:肾俞人中肩井委中。


  腰痛,起止艰难:然谷膏肓委中肾俞。


  足背生毒,名曰发背:内庭侠溪行间委中。


  手背生毒,名附筋发背:液门中渚合谷外关。


  手臂背生毒,名曰附骨疽:天府曲池委中。


  杨氏治症


  背胛生痈:委中侠溪十宣曲池液门内关外关。


  遍体疼痛:太渊三里曲池。


  鬓髭发毒:太阳申脉太溪合谷外关。


  项脑攻疮:百劳合谷申脉强间委中。


  头痛难低:申脉金门承浆。


  颈项难转:后溪合谷承浆。


  带脉:


  考穴:临泣二穴,胆经。足小趾次趾外侧,本节中筋骨缝内,去一寸是。针五分,放水随皮过一寸,主四肢病,与外关主客相应。


  治病:〔西江月〕手足中风不举,痛麻发热拘挛,头风痛肿项腮连,眼肿赤疼头旋。齿痛耳聋咽肿,浮风搔痒筋牵,腿疼胁胀肋肢偏,临泣针时有验。


  凡治后症,必先取临泣为主,次取各穴应之(徐氏):


  足跗肿痛,久不能消:行间申脉。


  手足麻痹,不知痒痛:太冲曲池大陵合谷三里中渚。


  两足颤掉,不能移步:太冲昆仑阳陵泉。


  两手颤掉,不能握物:曲泽腕骨合谷中渚。


  足趾拘挛,筋紧不开:足十趾节握拳指尖(小麦炷,灸五壮)丘墟公孙阳陵泉。


  手指拘挛,伸缩疼痛:手十指节握拳指尖(小麦炷,灸五壮)尺泽阳溪中渚五虎。


  足底发热,名曰湿热:涌泉京骨合谷。


  足外踝红肿,名曰穿踝风:昆仑丘墟照海。


  足跗发热,五指节痛:冲阳侠溪足十宣。


  两手发热,五指疼痛:阳池液门合谷。


  两膝红肿疼痛,名曰鹤膝风:膝关行间风市阳陵泉。


  手腕起骨痛,名曰绕踝风:太渊腕骨大陵。


  腰胯疼痛,名曰寒疝:五枢委中三阴交。


  臂膊痛连肩背:肩井曲池中渚。


  腿胯疼痛,名曰腿叉风:环跳委中阳陵泉。


  白虎历节风疼痛:肩井三里曲池委中合谷行间天应(遇痛处针,强针出血)。


  走注风游走,四肢疼痛:天应曲池三里委中。


  浮风,浑身搔痒:百会百劳命门太阳紫脉风市绝骨水分气海血海委中曲池。


  头项红肿强痛:承浆风池肩井风府。


  肾虚腰痛,兴动艰难:肾俞脊中委中。


  闪挫腰痛,起止艰难:脊中腰俞肾俞委中。


  虚损湿滞腰痛,行动无力:脊中腰俞肾俞委中。


  诸虚百损,四肢无力:百劳心俞三里关元膏肓。


  胁下肝积,气块刺痛:章门支沟中脘大陵阳陵泉。


  杨氏治症:


  手足拘挛:中渚尺泽绝骨八邪阳溪阳陵泉。


  四肢走注:三里委中命门天应曲池外关。


  膝胫酸痛:行间绝骨太冲膝眼三里阳陵泉。


  腿寒痹痛:四关绝骨风市环跳三阴交。


  臂冷痹痛:肩井曲池外关三里。


  百节酸痛:魂门绝骨命门外关。


  阳维脉:


  考穴:外关二穴,三焦经。掌背去腕二寸,骨缝两筋陷中,伏手取之。针一寸二分,主风寒经络皮肤病,与临泣主客相应。


  治病:〔西江月〕肢节肿疼膝冷,四肢不遂头风,背胯内外骨筋攻,头项眉棱皆痛。手足热麻盗汗,破伤眼肿睛红,伤寒自汗表烘烘,独会外关为重。


  凡治后症,必先取外关为主,次取各穴应之(徐氏):


  臂膊红肿,肢节疼痛:肘髎肩髃腕骨。


  足内踝红肿痛,名曰绕踝风:太溪丘墟临泣昆仑。


  手指节痛,不能伸屈:阳谷五虎腕骨合谷。


  足趾节痛,不能行步:内庭太冲昆仑。


  五脏结热,吐血不已,取五脏俞穴,并血会治之:心俞肺俞脾俞肝俞肾俞膈俞。


  六腑结热,血妄行不已,取六腑俞,并血会治之:胆俞胃俞小肠俞大肠俞膀胱俞三焦俞膈俞。


  鼻衄不止,名血妄行:少泽心俞膈俞涌泉。


  吐血昏晕,不省人事:肝俞膈俞通里大敦。


  虚损气逆,吐血不已:膏肓膈俞丹田肝俞。


  吐血衄血,阳乘于阴,血热妄行:中冲肝俞膈俞三里三阴交。


  血寒亦吐,阴乘于阳,名心肺二经呕血:少商心俞神门肺俞膈俞三阴交。


  舌强难言及生白苔:关冲中冲承浆聚泉。


  重舌肿胀,热极难言:十宣海泉金津、玉液。


  口内生疮,名枯槽风:兑端支沟承浆十宣。


  舌吐不收,名曰阳强:涌泉兑端少冲神门。


  舌缩难言,名曰阴强:心俞膻中海泉。


  唇吻裂破,血出干痛:承浆少商关冲。


  项生瘰疬、绕颈起核,名曰蟠蛇疬:天井风池肘尖缺盆十宣。


  瘰疬延生胸前,连腋下者,名曰瓜藤疬:肩井膻中大陵支沟阳陵泉。


  左耳根肿核者,名曰惠袋疬:翳风后溪肘尖。


  右耳根肿核者,名曰蜂窝疬:翳风颊车后溪合谷。


  耳根红肿痛:合谷翳风颊车。


  颈项红肿不消,名曰项疽:风府肩井承浆。


  目生翳膜,隐涩难开:睛明合谷肝俞鱼尾。


  风沿烂眼,迎风冷泪:攒竹丝竹二间小骨空。


  目风肿痛,努肉攀睛:和髎睛明攒竹肝俞委中合谷肘尖照海列缺十宣。


  牙齿两颔肿痛:人中合谷吕细。


  上片牙痛及牙关不开:太渊颊车合谷吕细。


  下片牙疼颊项红肿痛:阳溪承浆颊车太溪。


  耳聋,气痞疼痛:听会肾俞三里翳风。


  耳内或鸣、或痒、或痛:客主人合谷听会。


  雷头风晕,呕吐痰涎:百会中脘太渊风门。


  肾虚头痛,头重不举:肾俞百会太溪列缺。


  痰厥头晕,头目昏沉:大敦肝俞百会。


  头顶痛,名曰正头风:上星百会脑空涌泉合谷。


  目暴赤肿疼痛:攒竹合谷迎香。


  杨氏治症:


  中风拘挛:中渚阳池曲池八邪。


  任脉:


  考穴:列缺二穴,肺经。手腕内侧一寸五分,手交叉盐指尽处骨间是。针八分,主心腹胁肋五脏病,与照海主客相应。


  治病:〔西江月〕痔疟便肿泄痢,唾红溺血咳痰,牙疼喉肿小便难,心胸腹疼噎咽。产后发强不语,腰痛血疾脐寒,死胎不下膈中寒,列缺乳痈多散。


  凡治后症,必先取列缺为主,次取各穴应之(徐氏):


  鼻流涕臭,名曰鼻渊:曲差上星百会风门迎香。


  鼻生息肉,闭塞不通:印堂迎香上星风门。


  伤风面赤,发热头痛:通里曲池绝骨合谷。


  伤风感寒,咳嗽咳满:膻中风门合谷风府。


  伤风,四肢烦热头痛:经渠曲池合谷委中。


  腹中肠痛,下利不已:内庭天枢三阴交。


  赤白痢疾,腹中冷痛:水道气海外陵天枢三阴交三里。


  胸前两乳红肿痛:少泽大陵膻中。


  乳痈肿痛,小儿吹乳:中府膻中少泽大敦。


  腹中寒痛,泄泻不止:天枢中脘关元三阴交。


  妇血积痛,败血不止:肝俞肾俞膈俞三阴交。


  咳嗽寒痰,胸膈闭痛:肺俞膻中三里。


  久嗽不愈,咳唾血痰:风门太渊膻中。


  哮喘气促,痰气壅盛:丰隆俞府膻中三里。


  吼喘胸膈急痛:彧中天突肺俞三里。


  吼喘气满,肺胀不得卧:俞府风门太渊中府三里膻中。


  鼻塞不知香臭:迎香上星风门。


  鼻流清涕、腠理不密,喷嚏不止:神庭肺俞太渊三里。


  妇人血沥,乳汁不通:少泽大陵膻中关冲。


  乳头生疮,名曰妒乳:乳根少泽肩井膻中。


  胸中噎塞痛:大陵内关膻中三里。


  五瘿等症。项瘿之症有五:一曰石瘿,如石之硬;二曰气瘿,如绵之软;三曰血瘿,如赤脉细丝;四曰筋瘿,乃无骨;五曰肉瘿,如袋之状,此乃五瘿之形也。扶突天突天窗缺盆俞府膺俞(喉上)膻中合谷十宣(出血)。


  口内生疮,臭秽不可近:十宣人中金津玉液承浆合谷。


  三焦极热,舌上生疮:关冲外关人中迎香金津玉液地仓。


  口气冲人,臭不可近:少冲通里人中十宣金津玉液。


  冒暑大热,霍乱吐泻:委中百劳中脘曲池十宣三里合谷。


  中暑自热,小便不利:阴谷百劳中脘委中气海阴陵泉。


  小儿急惊风,手足搐搦:印堂百会人中中冲大敦太冲合谷。


  小儿慢脾风,目直视,手足搐,口吐沫:大敦脾俞百会上星人中。


  消渴等症。三消其症不同,消脾、消中、消肾。《素问》云:『胃府虚,食斗不能充饥。肾脏渴,饮百杯不能止渴;及房劳不称心意,此为三消也。』乃土燥承渴,不能克化,故成此病。人中公孙脾俞中脘关冲照海(治饮不止渴)太溪(治房不称心)三里(治食不充饥)。


  黑痧,腹痛头疼,发热恶寒,腰背强痛,不能睡卧:百劳天府委中十宣。


  白痧,腹痛吐泻,四肢厥冷,十指甲黑,不得睡卧:大陵百劳大敦十宣。


  黑白痧,头疼发汗,口渴,大肠泄泻,恶寒,四肢厥冷,不能睡卧,名曰绞肠痧。或肠鸣腹响:委中膻中百会丹田大敦窍阴十宣。


  杨氏治症:血迷血晕:人中。


  胸膈痞结:涌泉少商膻中内关。


  脐腹疼痛:膻中大敦中府少泽太渊三阴交。


  心中烦闷:阴陵内关。


  耳内蝉鸣:少冲听会中冲商阳。


  鼻流浊污:上星内关列缺曲池合谷。


  伤寒发热:曲差内关列缺经渠合谷。


  阴蹻脉


  考穴:照海二穴,肾经。足内踝下陷中,令人稳坐,两足底相合取之。针一寸二分,主脏腑病,与列缺主客相应。


  治病:〔西江月〕喉塞小便淋涩,膀胱气痛肠鸣,食黄酒积腹脐并,呕泻胃翻便紧。难产昏迷积块,肠风下血常频,膈中快气气核侵,照海有功必定。


  凡治后症,必先取照海为主,次取各穴应之(徐氏):


  小便淋涩不通:阴陵泉三阴交关冲合谷。


  小腹冷痛,小便频数:气海关元肾俞三阴交。


  膀胱七疝、贲豚等症:大敦阑门丹田三阴交涌泉章门大陵。


  偏坠水肾,肿大如升:大敦曲泉然谷三阴交归来阑门膀胱俞肾俞(横纹可灸七壮)。


  乳弦疝气,发时冲心痛:带脉涌泉太溪大敦。


  小便淋血不止,阴器痛:阴谷涌泉三阴交。


  遗精白浊,小便频数:关元白环俞太溪三阴交。


  夜梦鬼交,遗精不禁:中极膏肓心俞然谷肾俞。


  妇人难产,子掬母心不能下,胎衣不去:巨阙合谷三阴交至阴(灸效)。


  女人大便不通:申脉阴陵泉三阴交太溪。


  妇人产后脐腹痛,恶露不已:水分关元膏肓三阴交。


  妇人脾气、血蛊、水蛊、气蛊、石蛊:膻中水分(治水)关元气海三里行间(治血)公孙(治气)内庭(治石)支沟三阴交。


  女人血分单腹气喘:下脘膻中气海三里行间。


  女人血气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皆痛,头目昏沉:肾俞百会膏肓曲池合谷绝骨。


  老人虚损,手足转筋,不能举动:承山阳陵泉临泣太冲尺泽合谷。


  霍乱吐泻,手足转筋:京骨三里承山曲池腕骨尺泽阳陵泉。


  寒湿脚气,发热大痛:太冲委中三阴交。


  肾虚脚气红肿,大热不退:气冲太溪公孙三阴交血海委中。


  干脚气,膝头并内踝及五指疼痛:膝关昆仑绝骨委中阳陵泉三阴交。


  浑身胀满,浮肿生水:气海三里曲池合谷内庭行间三阴交。


  单腹蛊胀,气喘不息:膻中气海水分三里行间三阴交。


  心腹胀大如盆:中脘膻中水分三阴交。


  四肢、面目浮肿大不退:人中合谷三里临泣曲池三阴交。


  妇人虚损形瘦,赤白带下:百劳肾俞关元三阴交。


  女人子宫久冷,不受胎孕:中极三阴交子宫。


  女人经水正行,头晕,小腹痛:阳交内庭合谷。


  室女月水不调,脐腹痛疼:肾俞三阴交关元。


  妇人产难,不能分娩:合谷三阴交独阴。


  杨氏治症:


  气血两蛊:行间关元水分公孙气海临泣。


  五心烦热:内关涌泉十宣大陵合谷四花。


  气攻胸痛:通里大陵。


  心内怔忡:心俞内关神门。


  咽喉闭塞:少商风池照海。


  虚阳自脱:心俞然谷肾俞中极三阴交。


  上八法,先刺主症之穴,随病左右上下所在,取诸应穴,仍循扪导引,按法祛除。如病未已,必求合穴,须要停针待气,使上下相接,快然无所苦,而后出针。或用艾灸亦可。在乎临时机变,不可专拘于针也。

© 2023 库百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