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枋

阳枋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生平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生平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家庭成员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作者《阳枋》的诗文
赏析

绍庆罗巡检

阳枋阳枋 〔宋代〕

蕉溪烟水似罗浮,君著轩亭瞰碧流。
东馆听鸡书伴月,南边休马铎沈秋。
怜人得饱禽捐粟,送客登山岩倚舟。
种玉前村春意早,梅花带雪满枝头。
赏析

咏黄池诗

阳枋阳枋 〔宋代〕

姑苏平野入黄池,烟树重重绿涨迷。
肆列门前喧坌俗,稻临屋背尽幽棲。
路长车马南还北,水远帆樯东复西。
小寺江心间击缆,周回看尽柳盈堤。
赏析

和郭广文喜雨

阳枋阳枋 〔宋代〕

随轩好雨决渠深,生意挽回天地心。
不是一麾贤出守,何缘三日往为霖。
勤农袯襫田头影,幽鸟间关花底吟,
紫陌桑麻连菽粟,从教鼓腹曳裾衿。
赏析

黄池舟中和全父弟韵

阳枋阳枋 〔宋代〕

江上平堤堤上路,只轮来往舟沿泝。
林疏风叶坠轻黄,征雁声中秋暗度。
来踏东风归岁暮,佳山好水无重数。
揩摩老眠待冬深,更看霜林排雪树。
岸木稠屋作小邻,港鱼多处鸥成聚。
竿蓑拟欲个中留,却恨冬风催我去。
赏析

喜雨贺黄叔厚判县

阳枋阳枋 〔宋代〕

去年精祷雨随至,今日熏香雨便来。
人事只从无伪见,天心端可至诚回。
溜匙即此知翻雪,枵腹何由更隐雷。
若使边臣充此意,凶残到处岂难摧。
赏析

和郑季南喜雪

阳枋阳枋 〔宋代〕

心间地绪息纷纷,看尽山头护雪云。
何事被他风月恼,诗坛随分较功勋。
赏析

和前人韵赋昌溪洞口

阳枋阳枋 〔宋代〕

洞口天容黯,灵宫暂洁斋。
中宵轻霡霂,向晚卷云霾。
岩削苍璆璧,峰攒碧玉钗。
水花纷迸峡,石乳溜垂岩。
喷浪迟归舫,穿涛急去{上竹下泊换卑}。
布飞千丈直,屏立半空排。
木任岩藤束,花从涧草埋。
高猿枝袅袅,幽鸟韵喈喈。
亭午烟光冷,深春风色飁。
便疑与世隔,直与洞仙偕。
意得诗偏好,情间乐可涯。
寄言轩冕客,名利莫装怀。
赏析

少年看花行寄示谊儒侄

阳枋阳枋 〔宋代〕

少年看花日千遭,黄金买笑侠气豪。
醆斟西凉绿蒲萄,燕歌赵舞纷绮罗。
插花上马玉颜酡,鞭马如风花底过。
九天阊阖手可摩,扬眉不怕金吾诃。
杜鹃一声啼山阿,门掩绿苔愁秦娥。
春树红颜能几何,万里封侯成蹉跎。
河南布衣婆娑要,却笑因风想玉珂。
未肯岩前扪翠萝,商丘不唱采芝歌。
独深於易如邹轲,紫阳真人声相和。
莲荡归来扬其波,我傍梅花读遗书,
不知纷纷坐久落花多。
赏析

贽袁茶使

阳枋阳枋 〔宋代〕

天隅把袖立春风,井络民情许上通。
暖到夜郎安静里,寒消白帝抚摩中。
摘山岂必溪芽尽,市骏何须冀种空。
月渚扁舟书好读,琅琅声与大江东。
赏析

和苏提举喜雨 其一

阳枋阳枋 〔宋代〕

瞻仰虽勤隔壤穹,此诚何自达天中。幸凭今日皇华使,不假当年帝释宫。

人道苏天真广大,岁逢商旱得流通。欲知八郡生灵喜,七月兴歌我稼同。

© 2023 库百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