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

杨万里 杨万里〔宋代〕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来到秋浦(池州)正是秋季,初游池州,却宛如梦中重来,游历故地;
自然风景不能偿付诗酒之债,古今的诗人总是借山水来抒发他们的忧愁;
谪仙李白曾在颠吟寺赋诗狂饮,小杜杜牧曾在冶思楼怡情自乐;
问附近的州民是否知道李白和杜牧,他们全然不认识,齐山依旧笼罩在寒流之中。

注释
秋浦:秋浦,地名,唐天宝年间改州为郡,池州改名为秋浦郡。另有县名,河名。今安徽省池州市。
小杜:杜牧。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赏析

  这首诗编在《江东集》,是作者在建康任江东转运副使期间出行今皖南一带时所作。池州,今安徽贵池县,唐代诗人杜牧曾于其地任刺史,作《九日齐山登高》诗,诗题中“齐山寺”,当即后世为纪念杜枚而建。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起联点明来秋浦(即池州)的时间和自己对这里的向往。首句叠用“秋”字,格调清爽流利,表现出轻松喜悦的心情;次句说自己早就向往秋浦,魂梦中曾到此地;这次来到池州,宛如梦中重来,游历故地了。以实为梦,以新游为旧游,写出对此地的亲切感情。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风月,指自然风景,与下句“江山”对文义近。颔联就池州美好的江山风月抒发感慨。出句说这里的自然胜景老是不能偿付诗酒之债,言下之意是,诗人们为这里的美好景物所吸引,经常把它作为灵感的源泉和诗材的渊薮,以致供不应求。本来是平常的意思,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便倍觉新颖而隽永。对句说,此间壮美的江山,古往今来,长久地牵系着诗人有感于国运盛衰、人事代谢的愁怀。说“长管”,正见盛衰代谢的古今相续。这一联将江山风月与古今人事相联系,有风景不殊而人事已非之感,于是引出下一联。

  “谪仙狂饮颜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颈联承上“诗酒”,分咏李白、杜收在池州活动的两处遗迹。被称为谪仙人的李白以豪饮著称,他曾到过池州,作有《秋浦歌十七首》诸作;杜枚作过池州刺史,他的生活放荡不羁,多有抒写艳情之作,故说“倡情”。两句是说,李谪仙往年狂饮之处,后来建造了颠吟寺,杜牧之昔日冶游之处,后来建造了冶思楼。这一联概括池州胜迹,造语工巧而自然。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两位大诗人当日的文采风流,如今问起当地州民,竟浑然不晓,只有那诗人登临过的齐山,依旧俯视着寒流。春秋时,齐景公曾登牛山,北望临淄,想到人生难免一死,不由泣下沾襟。杜牧生性旷达,反其意而作《九日齐山登高》,说:“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而今,登齐山的古人固然长已矣,即便是他们身后之名,也已寂然。可见,不仅“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而且死后之名是否能“千秋万岁”,也大为靠不住。此联暗用杜牧诗意,翻进一层,一结苍茫悠远。

参考资料:

1、《宋诗鉴赏辞典》.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猜您喜欢
赏析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寄乐天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贤愚类相交,人情之大率。然自古今来,几人号胶漆。

近闻屈指数,元某与白乙。旁爱及弟兄,中权避家室。

松筠与金石,未足喻坚密。在车如轮辕,在身如肘腋。

又如风云会,天使相召匹。不似势利交,有名而无实。

顷我在杭岁,值君之越日。望愁来仪迟,宴惜流景疾。

坐耀黄金带,酌酡赪玉质。酣歌口不停,狂舞衣相拂。

平生赏心事,施展十未一。会笑始哑哑,离嗟乃唧唧。

饯筵才收拾,征棹遽排比。后恨苦绵绵,前欢何卒卒。

居人色惨淡,行子心纡郁。风袂去时挥,云帆望中失。

宿酲和别思,目眩心忽忽。病魂黯然销,老泪凄其出。

别君只如昨,芳岁换六七。俱是官家身,后期难自必。

赏析 注释 译文

子产坏晋馆垣

左丘明左丘明 〔先秦〕

  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

  士文伯让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 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匄请命。

  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闲,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圬人以时塓馆宫室;诸侯宾至,甸设庭燎,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隶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今铜鞮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盗贼公行。而天疠不戒。宾见无时,命不可知。若又勿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敢请执事,将何所命之?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

  文伯复命。赵文子曰:“信。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谢不敏焉。

  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乃筑诸侯之馆。

  叔向曰:“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若之何其释辞也?《诗》曰:‘辞之辑矣,民之协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其知之矣。”

赏析

【双调】行香子_叹世名利相

曾瑞曾瑞 〔元代〕

叹世

名利相签,祸福相兼,使得人白发苍髯。残花雨过,落絮泥沾,似梦中身、石中火、水中盐。

【幺】跳下竿尖,摆脱钩钳,乐天真休问人嫌。顾前盼后,识耻知廉。是汉张良,越范蠡,晋陶潜。

【乔木查】尽秋霜鬓染,老去红尘厌。名利为心无半点,庄周蝶梦甜,疏散威严。

【搅筝琶】君休欠,何故苦厌厌。月满还亏,杯盈自滟,荣贵路景稠粘。沾惹情忺,把穿。绝业贯休再添,徒尔趋炎。

【拨不断】弃雕檐,隐闾阎。灰心打灭烧身焰,袖手擘开锁顶钳,柔舌砍钝吹毛剑。旧由绝念。

【离亭宴带歇指煞】无钱妆富刚为僭,有财合散休从俭。狂夫不厌,为口腹遥天外置网罗,贪贿赂满肚里生荆棘,争人我平地上撅坑堑。六印多你尚贪,一瓢足咱无欠。君子退谦,把两字利名勾,向百岁光阴里,将一味清闲占。供庖厨野齑香,忘宠辱村醪酽。无客至柴荆昼掩,卧松菊北窗凉,躲风波世途险。

赏析 注释 译文

天净沙·即事

乔吉乔吉 〔元代〕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赏析 注释 译文

荷叶杯·弱柳好花尽拆

顾敻顾敻 〔五代〕

弱柳好花尽拆,晴陌。陌上少年郎,满身兰麝扑人香。狂么狂,狂么狂?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楼宇沉沉翠几重

刘仲尹刘仲尹 〔金朝〕

楼宇沉沉翠几重,辘轳亭下落梧桐。川光带晚虹垂雨,树影涵秋鹊唤风。
人不见,思何穷,断肠今古夕阳中。碧云犹作山头恨,一片西飞一片东。

赏析 注释 译文

渔父·风浩寒溪照胆明

欧阳炯欧阳炯 〔五代〕

风浩寒溪照胆明,小君山上玉蟾生。荷露坠,翠烟轻,拨剌游鱼几处惊。
赏析 注释 译文

帝台春·芳草碧色

李甲李甲 〔宋代〕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
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谩伫立、遍倚危阑,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拚则而今已拚了,忘则怎生便忘得。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
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伤感

周邦彦周邦彦 〔宋代〕

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
凭仗桃根,说与凄凉意。愁无际。旧时衣袂。犹有东门泪。
赏析

遂宁好(并序)

马咸马咸 〔魏晋〕

武信旧藩,遂宁新府。乃东川之会邑,据涪江之上游。
人物富繁,山川洒落。……宴东馆之靓深,傲北湖之清旷。
遂宁好,胜地产糖霜。不待千年成琥珀,真疑六月冻琼浆。
© 2023 库百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