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明代〕
何物堪将付子孙,襄阳庞老有遗言。唯留三寸锄头泽,与作千年葛藟根。
几见危机生白屋,未容高枕在朱门。公侯复始人间事,只恐菑畬笏绶存。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双调】寿阳曲 题墨梅
汤舜民 〔元代〕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刘过 〔宋代〕
浣溪沙·晚逐香车入凤城
张泌 〔唐代〕
酒泉子·买得杏花
司空图 〔唐代〕
喜迁莺·晓行
刘一止 〔宋代〕
河渎神·风紧雁行高
纳兰性德 〔清代〕
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
周邦彦 〔宋代〕
望江南
陈允平 〔宋代〕
蝶恋花(神仙十首)
张抡 〔宋代〕
蓦山溪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