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文江头,东望秦淮涘。恋恋父子情,迢迢隔山水。
粤昔奉父母,留侍大母居。重闱供甘旨,旦夕承婉愉。
久违父膝下,仰慕闻诗礼。况乃大母心,惓惓念行子。
北地困远涉,风霜多苦颜。幸复荷荣宠,何时见斓斑。
昨者促我来,令我慰羁旅。腊月达京城,升堂拜父母。
我父见子来,惊起还悲叹。别时汝总角,汝今已胜冠。
我母见子来,怜我克孝敬。念我涉苦辛,问我行久近。
各言问大母,大母今寿康。听荅未及已,零泪沾衣裳。
我留侍父母,蔼蔼天伦乐。诲语日殷勤,离怀顿舒豁。
舒怀未几许,我父呼我言。父母喜汝来,大母傒汝旋。
我未报国恩,养亲诚赖汝。事父汝日长,遄归勿辞苦。
拜跪受父教,黾勉惟敬承。晨起别高堂,扬舲复南征。
维时二月初,春风动杨柳。父执书赠言,朋游劝行酒。
人生尚孝行,子归重操脩。矧子英妙年,勉学循嘉猷。
而翁我同朝,且复同乡郡。何以赠子行,努力崇令问。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秋水粼粼古岸苍,萧索疏篱偎短冈。山色日微茫,黄花绽也,妆点马蹄香。
【胜葫芦】见一簇人家入屏帐,竹篱折,补苔墙,破设设柴门上张着破网。几间茅屋,一竿风旆,摇曳挂长江。
【赚尾】晚风林,萧萧响,一弄儿凄凉旅况。见壁指一似桑榆侵着道旁,草桥崩柱摧梁。唱道向红蓼滩头,见个黑足吕的渔翁鬓似霜。靠着那驼腰拗桩,瘿累垂脖项,一钩香饵钓斜阳。水到湍头燕尾分,桥掂河梁龙背稳。流水绕孤村,残霞隐隐,天际褪残云。
【幺】客况凄凄又一春,十载区区已四旬。犹自在红尘,愁眉镇锁,白发又添新。
【煞尾】腹中愁,心间闷,九曲柔肠闷损。白日伤神犹自轻,到晚来更关情。唱道则听得玉漏声频,搭伏定鲛绡枕头儿盹。客窗夜永,有谁人存问?二三更睡不得被儿温。花点苍苔绣不匀,莺唤垂杨语未真。帘幕絮纷纷,日长人困,风暖兽烟喷。
【幺】一自檀郎共锦衾,再不曾暗掷金钱卜远人。香脸笑生春,旧时衣裉,宽放出二三分。
【赚煞尾】调养就旧精神,妆点出娇风韵,将息划损苔墙玉笋。拂掉了香冷妆奁宝鉴尘,舒开系东风两叶眉颦。晓妆新,高绾起乌云。再不管暖日朱帘鹊噪频,从今听鸦鸣不嗔。灯花谁信,一任教子规声啼破海棠魂。丽人春风三月天,准备西园赏禁烟。院宇立秋千,桃花喷火,杨柳绿如烟。
【幺】倚定门儿语笑喧,来往星眸厮顾恋。彼各正当年,花阴柳影,月底共星前。
【尾】口儿口店,心儿怨,时急难寻轻便。天也似闲愁无处展,蘸霜毫写满云笺。唱道各办心坚,休教万里关山靠梦传。不是双生自专,小卿紧劝,只休教花残莺老了丽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