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画舫宜凉夜,沧江酒气清。星河分棹影,鸥鹭起歌声。
海旷天低水,潮平月到城。澹山有佳处,遥见蚌珠明。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猪肉颂
苏轼 〔宋代〕
【正宫】醉太平_湖上洗荷花
张可久 〔元代〕
金明池·天阔云高
仲殊 〔宋代〕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冯延巳 〔五代〕
踏莎行·春暮
寇准 〔宋代〕
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顾太清 〔清代〕
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顾贞观 〔清代〕
太常引·客中闻歌
项鸿祚 〔清代〕
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杨枝飘泊,桃根娇小,独自个思量。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陈维崧 〔清代〕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过秦楼·大石
周邦彦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