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白云精舍近,一路入迢遥。古壁留残霭,微钟送暮潮。
鸟啼空翠晚,花落断香飘。此地堪携兴,何须度石桥。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续古诗十首 其二
白居易 〔唐代〕
掩泪别乡里,飘飖将远行。茫茫绿野中,春尽孤客情。
驱马上丘陇,高低路不平。风吹棠梨花,啼鸟时一声。
古墓何代人,不知姓与名。化作路傍土,年年春草生。
感彼忽自悟,今我何营营。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 〔近现代〕
清平乐·会昌
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
皇甫松 〔唐代〕
鹊桥仙(送路勉道赴长乐)
赵彦端 〔宋代〕
喜迁莺·晓行
刘一止 〔宋代〕
水调歌头·送王修甫东还
王恽 〔元代〕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辛弃疾 〔宋代〕
红林檎近
陈允平 〔宋代〕
思佳客(用晏小山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