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广陵西上路悠悠,此日怜君赋远游。吴岳晓钟迷远骑,楚天凉雨到孤舟。
琼花观里春何在,炀帝宫前叶渐秋。二十四桥歌酒夜,玉箫吹断使人愁。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赠鸟窠和尚诗
白居易 〔唐代〕
【正宫】塞鸿秋 代人作
贯云石 〔元代〕
忆少年·飞花时节
朱彝尊 〔清代〕
浣溪沙·荷芰风轻帘幕香
顾敻 〔五代〕
渔家傲·诗句一春浑漫与
段克己 〔金朝〕
忆江南·歌起处
王世贞 〔明代〕
谒金门·风丝袅
纳兰性德 〔清代〕
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
李清照 〔宋代〕
朝中措·梅
陆游 〔宋代〕
水调歌头(登石鼓合江亭)
王炎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