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霜叶冷飕飕,鸦啼井上楼。辘轳哀响断,蟋蟀夜深愁。
绣被兰香灭,银筝雁影流。相思红烛尽,敲碎玉搔头。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玉真书院经德堂
辛弃疾 〔宋代〕
唐临为官
刘昫 〔五代〕
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观 〔宋代〕
宫中调笑·团扇
王建 〔唐代〕
殿前欢·次酸斋韵
张可久 〔元代〕
摸鱼儿·东洲桃浪,潇湘小八景词之三
王夫之 〔明代〕
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高鹗 〔清代〕
一叶落·泪眼注
朱彝尊 〔清代〕
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纳兰性德 〔清代〕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怕 一作:恨) (无归路 一作:迷归路)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