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龙峰耆旧几人存,独客心悲不忍论。华表鹤归尘梦远,少微星坠海云昏。
留宾别馆空悬榻,点易寒窗静掩门。零落为君歌薤露,行人无泪也销魂。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
白居易 〔唐代〕
四块玉·警世
曾瑞 〔元代〕
山坡羊·道情
宋方壶 〔元代〕
清江引·托咏
满江红
黄人杰 〔宋代〕
望江南·天上月
佚名 〔五代〕
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杨基 〔明代〕
浣溪沙·已落芙蓉并叶凋
王国维 〔近现代〕
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石孝友 〔宋代〕
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
张元干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