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懒慢唯应漉酒巾,鹑衣无计合时人。一瓢陋巷谁能问,四壁秋风独忘贫。
北阙青云随梦远,西山明月忆归频。卜邻幸与沧洲近,又欲移家住海滨。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赠隐士
白居易 〔唐代〕
【越调】柳营曲 途中春暮
汤舜民 〔元代〕
【中吕】喜春来_六艺礼夙兴
马致远 〔元代〕
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乔吉 〔元代〕
【南吕】一枝花 丽情
贯云石 〔元代〕
卜算子·天生百种愁
徐俯 〔宋代〕
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
陈亮 〔宋代〕
金缕曲·闷欲呼天说
吴藻 〔清代〕
如梦令·紫黯红愁无绪
龚自珍 〔清代〕
生查子·惆怅彩云飞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