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仙源迢递紫云间,逸兴逢秋偶独攀。辽海鹤归空夜月,瑶台人去但荒山。
苔边积水流天镜,鸟外遥峰点翠鬟。石竹房中孤磬晚,此身那似野僧闲。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古风其十四
李白 〔唐代〕
古风其三十
送苏州李使君赴郡二绝句 其二
白居易 〔唐代〕
馆娃宫深春日长,乌鹊桥高秋夜凉。风月不知人世变,奉君直似奉吴王。
刻舟求剑 / 楚人涉江
佚名 〔先秦〕
【双调】折桂令_过多景楼滔
周文质 〔元代〕
【中吕】迎仙客_感旧鹦鹉洲
张可久 〔元代〕
点绛唇·厚地高天
王国维 〔近现代〕
临江仙·都城元夕
毛滂 〔宋代〕
鹧鸪天·鹅湖寺道中
辛弃疾 〔宋代〕
鹧鸪天(旅中中秋)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