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龙门醉后墨壶倾,京国遥传北苑名。今日玉堂相梦夜,花昙春树更含情。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水调歌头·中秋
米芾 〔宋代〕
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周邦彦 〔宋代〕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
李煜 〔五代〕
水调歌头(中秋和施司谏)
罗愿 〔宋代〕
丑奴儿(次韵何文成灯下镜中桃花)
石孝友 〔宋代〕
南歌子
如梦令(咏梅)
廖行之 〔宋代〕
瑶阶草
程垓 〔宋代〕
鹧鸪天(寄少城)
减字木兰花
赵长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