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炎暑不可度,端居日方永。同袍四五人,共爱山中静。
飞阁轶氛埃,丛林逗萝径。潭静日已秋,竹深午犹暝。
初沿双溪转,稍入空中境。婉婉林鸟声,悠悠野僧定。
平生好幽玩,尽日惬佳兴。山水发清机,风泉澹初性。
日夕徐徐归,云间响孤磬。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月
杜牧 〔唐代〕
三十六宫秋夜深,昭阳歌断信沉沉。唯应独伴陈皇后,照见长门望幸心。
宴桃源·落月西窗惊起
白居易 〔唐代〕
不睡
燄短寒缸尽,声长晓漏迟。年衰自无睡,不是守三尸。
忆王孙·夏词
李重元 〔宋代〕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冯延巳 〔五代〕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元好问 〔金朝〕
清平乐·池上纳凉
项鸿祚 〔清代〕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归国遥·春欲晚
韦庄 〔唐代〕
南歌子·柳色遮楼暗
张泌 〔唐代〕
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张孝祥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