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向壁见空翠,满堂烟霭生。都无粉墨姿,但觉泉籁声。
羡尔丘中赏,沿源结幽盟。閒寻天窗外,时拂青萝行。
身与云共远,心将猿独清。予亦淡荡人,因之谢浮名。
愿餐金鹅蕊,飞步窥蓬瀛。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送綦毋秘(一作校)书弃官还江东
王维 〔唐代〕
蟾宫曲·赠名姬玉莲
徐再思 〔元代〕
【双调】新水令 皇都元日
贯云石 〔元代〕
三奠子离南阳後作
元好问 〔金朝〕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
毛滂 〔宋代〕
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
纳兰性德 〔清代〕
怨春郎(宿池口)
王质 〔唐代〕
清平乐(越上作)
王炎 〔宋代〕
青玉案(采莲女)
陈允平 〔宋代〕
水调歌头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