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独向巴陵上小舟,君山迢递镜中浮。猿啼古木云边迥,鸟度灵花象外幽。
烟磬夜寒云梦月,天香朝泛洞庭秋。更随野衲看灵异,惆怅皇英墓下游。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鹦鹉灭火
刘义庆 〔南北朝〕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鹦鹉自念虽乐,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兽依依不舍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汝虽有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
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沉醉东风·挂绝壁松枯倒倚
卢挚 〔元代〕
【中吕】朝天子_歌者簪山桔
乔吉 〔元代〕
摸鱼儿·东皋寓居
晁补之 〔宋代〕
鹊桥仙·沉沉戍鼓
王国维 〔近现代〕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近现代〕
拨棹子·风切切
尹鹗 〔五代〕
江城子·填张春溪西湖竹枝词
张惠言 〔清代〕
淡黄柳·咏柳
纳兰性德 〔清代〕
诉衷情·眉意
欧阳修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