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向夕风烟迥,空庭鸟雀馀。尘襟还役物,暝色正愁余。
发有星星改,名将日日疏。因思郎署里,未若托吾庐。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题随州紫阳先生壁
李白 〔唐代〕
谒璿上人(并序)
王维 〔唐代〕
途中寒食
白居易 〔唐代〕
路傍寒食行人尽,独占春愁在路旁。马上垂鞭愁不语,风吹百草野田香。
水调歌头·中秋
米芾 〔宋代〕
画堂春·雨中杏花
陈子龙 〔明代〕
鹊桥仙·绣衾初展
王国维 〔近现代〕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毛泽东 〔近现代〕
菩萨蛮·风帘燕舞莺啼柳
牛峤 〔唐代〕
金缕曲·咏白海棠
顾太清 〔清代〕
壶中天慢
张抡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