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杨柳枝,莫教折。留绾衫前散巾结。只恐飞花上紫纶,认作摇郎鬓边雪。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普天乐·柳丝柔
滕宾 〔元代〕
【南吕】香罗带 四季题情
景元启 〔元代〕
【正宫】小梁州_侍马昂夫相
曹德 〔元代〕
折桂令·中秋
张养浩 〔元代〕
【中吕】满庭芳 赠歌者
徐再思 〔元代〕
【南吕】一枝花 丽情
贯云石 〔元代〕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朱敦儒 〔宋代〕
定西番·苍翠浓阴满院
毛熙震 〔五代〕
烛影摇红·上元有怀
张抡 〔宋代〕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刘克庄 〔宋代〕
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