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山鸡栖罢乌啼树。迎人烧尽柑红炬。复钥下铜鱼。车前一幰除。
褥花尝对缝。羞见双鸳控。渐减玉炉烟。人眠故未眠。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哀溺文序
柳宗元 〔唐代〕
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
佚名 〔五代〕
菩萨蛮·月华如水笼香砌
孙光宪 〔五代〕
风入松·归鞍尚欲小徘徊
刘克庄 〔宋代〕
南乡子·一叶碧云轻
冯煦 〔清代〕
一叶碧云轻,建业城西雨又晴。换了罗衣无气力,盈盈,独倚阑干听晚莺。何处是归程?脉脉斜阳满旧汀。双桨不来闲梦远,谁迎?自恋苹花住一生。
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辛弃疾 〔宋代〕
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
苏轼 〔宋代〕
临江仙
王炎 〔宋代〕
丑奴儿(王清叔赠梅花见索)
姚述尧 〔宋代〕
一剪梅(送晁驹父)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