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吉〔清代〕
一山途四出,晓日正当头。好鸟背人立,清泉择地流。
雾归僧阁暗,云出寺门浮。半晌沿林走,偏忘路阻修。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和杨同州寒食干坑会后闻杨工部欲到知予与
白居易 〔唐代〕
阴饴甥对秦伯
左丘明 〔先秦〕
十月,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
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也。曰:‘必报仇,宁事戎狄。’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缮以待秦命。曰:‘必报德,有死无二。’以此不和。”秦伯曰:“国谓君何?”对曰:“小人戚,谓之不免;君子恕,以为必归。小人曰:‘我毒秦,秦岂归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归君。贰而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怀德,贰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纳而不定,废而不立,以德为怨,秦不其然。’”秦伯曰:“是吾心也。”
改馆晋侯,馈七牢焉。
折桂令·过多景楼
周文质 〔元代〕
【南吕】一枝花 送人入道
李致远 〔元代〕
【南吕】金字经_增叶云中山
张可久 〔元代〕
金明池·天阔云高
仲殊 〔宋代〕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晁补之 〔宋代〕
酒泉子·长忆西湖
潘阆 〔宋代〕
更漏子·柳丝长
温庭筠 〔唐代〕
水调歌头(京口)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