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西望巴山连,大江出空如堕悬。奔流一抺蹙沧海,大别黄鹄横障天。
导江至此一夹束,潆洄衣带高楼前。忆昔赤乌始筑邑,凭轩雷鼓空江填。
此閒开势自明远,钓台樊口谁能贤。一朝金雁瘗吴郡,何殊穗帐临漳川。
高楼千载几兴复,传芭士女徒哀怜。因山命名义自当,俗说讵可丹青传。
虞翻地下应大笑,孰逢黄鹤骑飞仙。我闻谯郡戴仲若,往往野服从䰻畋。
仙人母乃即此是,惜哉林壑空苍烟。农部腹中有武库,瘴乡幕府尝周旋。
罙入深穴缚虎子,欲效左手如羊牵。正当千里纵黄鹄,岂将一渚从栖鸢。
嗟余年往道亦废,顾思暇豫偷安便。陪君欲鼓潇湘柁,湖南未到秋云边。
汉口暮见楼雉影,江风晓踏蛟龙涎。晴空孑孑上反宇,天幕澹澹垂重渊。
无心坐见白云灭,屹立惟有苍山坚。人閒万事不须说,跂足当楼聊醉眠。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