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峰眉似有重帘护。劝数鸦、飞破溟濛处。怎把天涯,织成丝路。
不知是雨还是雾。
行秋拾箭前朝戍。坏营基、付与荒烟住。月黑山楼,霜红水树。
雁儿几点来吊古。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中吕】喜春来_鉴湖春日雁
张可久 〔元代〕
雨霖铃·槐阴添绿
晁端礼 〔宋代〕
巫山一段云·雨霁巫山上
毛文锡 〔五代〕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赵秉文 〔元代〕
临江仙·寒柳
纳兰性德 〔清代〕
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辛弃疾 〔宋代〕
定风波·暮春漫兴
减字木兰花
苏小小 〔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