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影儿守著灯儿坐,风太无聊。雨太无聊。欺负侬家是此宵。
相逢吴楚孤篷路,人也魂销。雁也魂销。愁水愁山一样遥。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曹德 〔元代〕
【正宫】塞鸿秋_湖上即事断
张可久 〔元代〕
青玉案·江南秋色垂垂暮
王国维 〔近现代〕
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
陈克 〔宋代〕
玉楼春·拂水双飞来去燕
顾敻 〔五代〕
浣溪沙·花渐凋疏不耐风
孙光宪 〔五代〕
清平乐·金风细细
晏殊 〔宋代〕
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
完颜璹 〔宋代〕
好事近·咏梅
陈亮 〔宋代〕
清平乐·夜饮友人别馆,听年少弹三弦。
陈维崧 〔清代〕
帘前雨罢,一阵凄凉话。城上老乌啼哑哑,街鼓已经三打。漫劳醉墨纱笼,且娱别馆歌钟。怪底烛花怒裂,小楼吼起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