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寺顶鹃红,湖唇鸭绿,惊心此日重三。瘴国山多,层层裹碧如蚕。
十年几赋燕台句,早箫街别味慵谙。怎春深、惯试离悰,水北花南。
柔波照影词仙六,正蘋香夹坐,松吹分谈。有个愁人,鹦林扫地差堪。
自怜不为听钟到,把禅天风信来探。两边情、鸥雨跳沙,蜑月飞岚。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双调】新水令_一春常费买
景元启 〔元代〕
浣溪沙·荷芰风轻帘幕香
顾敻 〔五代〕
清平乐·夜发香港
朱孝臧 〔清代〕
舷灯渐灭,沙动荒荒月。极目天低无去鹘,何处中原一发?江湖息影初程,舵楼一笛风生。不信狂涛东驶,蛟龙偶语分明。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纳兰性德 〔清代〕
临江仙·寄严荪友
遐方怨·花半拆
温庭筠 〔唐代〕
水调歌头·盟鸥
辛弃疾 〔宋代〕
怨春郎(宿池口)
王质 〔唐代〕
青玉案(采莲女)
陈允平 〔宋代〕
望江南二首(贺毛检讨生辰)
廖刚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