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清代〕
不留宿孽累儿孙,不向情田种爱根。绮语早除名士习,画楼宁负美人恩。
世惟解事方循分,行果知难敢放言。心折竹溪名父子,从他闽洛溯渊源。
林纾
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官教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曾创办“苍霞精舍”——今福建工程学院前身。著畏庐文集、诗集、春觉斋题画跋及小说笔记等。
小桃红·采莲湖上棹船回
杨果 〔元代〕
【仙吕】醉扶归_秃指甲十指
关汉卿 〔元代〕
秃指甲十指如枯笋,和袖捧金樽;搊杀银筝字不真,揉痒天生钝。纵有相思泪痕,索把拳头揾。
【双调】庆东原_达时务,薄
查德卿 〔元代〕
【双调】落梅风_玉果山先上
张可久 〔元代〕
金字经·樵隐
马致远 〔元代〕
河传·棹举
顾敻 〔五代〕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晏殊 〔宋代〕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李璟 〔五代〕
念奴娇·鸟儿问答
毛泽东 〔近现代〕
菩萨蛮·玉炉冰簟鸳鸯锦
牛峤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