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骈〔唐代〕
高骈
高骈(pián)(821年-887年9月24日),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唐朝后期名将、诗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高骈能诗,计有功称“雅有奇藻”。他身为武臣,而好文学,被称为“落雕侍御”。《全唐诗》编诗一卷。
金缕曲·闷欲呼天说
吴藻 〔清代〕
风流子·出关见桃花
张惠言 〔清代〕
海风吹瘦骨,单衣冷、四月出榆关。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山侵溟渤,叠障东还。人何在?柳柔摇不定,草短绿应难。一树桃花,向人独笑;颓垣短短,曲水湾湾。东风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删。不为寻春较远,辜负春阑。念玉容寂寞,更无人处,经他风雨,能几多番?欲附西来驿使,寄与春看。
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周邦彦 〔宋代〕
丹凤吟
陈允平 〔宋代〕
踏莎行(山居十首)
张抡 〔宋代〕
如梦令(记梦)
廖行之 〔宋代〕
相见欢(秋思)
毛滂 〔宋代〕
鹧鸪天(腊夜)
赵长卿 〔宋代〕
画堂春
蓦山溪(午坐壶天冰雪,风传琵琶,有感而作赵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