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鸿祚〔清代〕
更不信、江南天阔,散发行歌,敝裘寒裂。款竹门荒,翠尊金缕久销歇。
此身如叶,尽零落、何须说。若遇旧盟鸥,莫诉与、年来踪迹。
愁绝,对琴丝鬓影,仿佛梦游时节。玉梅绽否,怎檐角、半枝枯折。
恨夕阳有限黄昏,便卷尽、一林残雪。纵盼到春风,容易绿阴啼鴂。
项鸿祚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送宗判官归滑台序
任华 〔唐代〕
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则仆与宗衮二年之间,会而离,离而会,经途所亘,凡三万里。何以言之?去年春会于京师,是时仆如桂林,衮如滑台;今年秋,乃不期而会于桂林;居无何,又归滑台,王事故也。舟车往返,岂止三万里乎?人生几何?而倏聚忽散,辽夐若此,抑知己难遇,亦复何辞!
岁十有一月,二三子出饯于野。霜天如扫,低向朱崖。加以尖山万重,平地卓立。黑是铁色,锐如笔锋。复有阳江、桂江,略军城而南走,喷入沧海,横浸三山,则中朝群公岂知遐荒之外有如是山水?山水既尔,人亦其然。衮乎对此,与我分手。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
【仙吕】翠裙腰
杨果 〔元代〕
莺穿细柳翻金翅,迁上最高枝。海棠零乱飘阶址,堕胭脂,共谁同唱送春词?【金盏儿】减容姿,瘦腰肢,绣床尘满慵针指。眉懒画,粉羞施,憔悴死。无尽闲愁将甚比?恰如梅子雨丝丝。【绿窗愁】有客持书至,还喜却嗟咨。未委归期约几时,先拆破鸳鸯字。原来则是卖弄他风流浪子,夸翰墨,显文词,枉用了身心空费了纸。【赚尾】总虚脾,无实事,乔问候的言辞怎使?复别了花笺重作念,偏自家少负你相思。唱道再展放重读,读罢也无言暗切齿。沉吟了数次,骂你个负心贼堪恨,把一封寄来书都扯做纸条儿。
【双调】折桂令
曾瑞 〔元代〕
南乡子·洪迈被拘留
太学诸生 〔近现代〕
忆江南·歌起处
王世贞 〔明代〕
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後
张孝祥 〔宋代〕
采桑子·海天谁放冰轮满
纳兰性德 〔清代〕
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辛弃疾 〔宋代〕
丑奴儿·烟芜露麦荒池柳
忆江南·多少恨
李煜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