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清代〕
驿使曾来否?正江南小桥晴雪,一枝春透。谁向故国新折取,寄作相思红豆。
休错怨丰姿清瘦。数点花疏绕冷韵,待宵阑独鹤来相守。
香雪海,漫回首。
合欢扇在君怀袖。最多情团团月明,邀来梅友。不待巡檐频索笑,已共臞仙携手。
且漫拟逃禅杨叟。但按醉花阴一阕,问几生修到能消受?
纸帐底,梦回后。
林则徐
林则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中国人的敬仰。
蜀路石妇
白居易 〔唐代〕
道旁一石妇,无记复无铭。传是此乡女,为妇孝且贞。
十五嫁邑人,十六夫征行。夫行二十载,妇独守孤焭。
其夫有父母,老病不安宁。其妇执妇道,一一如礼经。
晨昏问起居,恭顺发心诚。药饵自调节,膳羞必甘馨。
夫行竟不归,妇德转光明。后人高其节,刻石像妇形。
俨然整衣巾,若立在闺庭。似见舅姑礼,如闻环佩声。
至今为妇者,见此孝心生。不比山头石,空有望夫名。
精卫填海
佚名 〔先秦〕
右溪记
元结 〔唐代〕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中吕】朝天子_道院中碧桃
张可久 〔元代〕
梁甫吟
刘基 〔明代〕
浣溪沙·日射人间五色芝
元好问 〔金朝〕
水调歌头冬至,同行台王子勉中丞,韩君美
白朴 〔元代〕
转应曲
杨慎 〔明代〕
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
纳兰性德 〔清代〕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