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游文翰圃,误齿缙绅涂。兰省为郎久,霜台奋舌孤。
荷知诚特达,励志敢踌躇。屡赐枫宸对,亲蒙御笔除。
月卿论钜礼,柱史进寒儒。黼座当阳日,螭坳载笔初。
明堂颁政事,路寝集簪裾。绣案横雕槛,天香夹御炉。
翠华来宝辇,清跸警嵩呼。法驾临真馆,芳尘从属车。
重瞳瞻日月,粹色仰琼瑜。侍立亲龙衮,书言粲帝谟。
视朝崇政罢,劝讲迩英馀。丽日明金殿,轻风响佩琚。
漏声寒淅沥,槐影绿扶疏。紫橐陪时彦,黄扉寓直庐。
仙游疑阆苑,清梦岂华胥。遇事肯怀禄,衔恩宁惜躯。
惟惭涉道浅,岂恨与时迂。犬马知爱主,龟蛇思报珠。
未终青史志,一奏皂囊书。谁谓爰丝直,端同汲黯愚。
谪官来剑浦,襆被出神都。感激心独苦,飘零岁已徂。
悽悽念终养,冉冉叹征途。四海尽蒙泽,孤臣方向隅。
愿回天上照,一起辙中枯。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又明年春,各祗命之郡,与知退偕行。三月十日参会于夷陵。翌日,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自未讫戌,爱不能去。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昌荧玲珑,象生其中。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府通津繇,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言讫,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仍命余序而记之。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廞间。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