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天香·烟络横林

贺铸 贺铸〔宋代〕

烟络横林,山沉远照,迤逦黄昏钟鼓。烛映帘栊,蛩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惊动天涯倦宦,骎骎岁华行暮。
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烟雾笼罩树林斜阳落入远山,黄昏的钟鼓声断断续续传来。烛光映照窗户蟋蟀如催机杼,每个人都怨恨这清秋的风露。睡不着觉的那些可怜的思妇,在风声虫声中送来声声砧杵。这声音惊动了漂泊天涯的倦客,才发现又已到了岁暮时节。
想当年我曾经以酒狂而自负,以为春神把三春的美景交付。想不到终年流浪奔波于北路,有时候也乘坐征船离开南浦,满腔的幽思也无人可以倾诉。依赖明月知道过去游冶去处,把她带到我这又送到她那。

注释
天香:唐释道世《法苑珠林》云:“天童子天香甚香。”调名本此。又名《天香慢》、《伴云来》、《楼下柳》。
远照:落日余辉。
迤逦(yǐlǐ):也作逦迤。本指山脉曲折连绵,此借指钟鼓声由远而近相继传来。
帘栊:窗帘与窗牖。
蛩催机杼:唐郑愔《秋闺》诗:“机杼夜蛩催。”蛩(qióng):蟋蟀,古幽州人称作“趋织”,又欲称“促织”。
砧杵:砧音真,杵音础。捣衣石及棒槌。捣衣,以衣渍水,置砧石上,以杵击之,以拆洗寒衣也。
天涯倦宦:倦于在异乡做官或求仕。
骎骎(qīn qīn):马疾奔貌,形容时光飞逝。
酒狂;《汉书·盖宽饶传》:盖自语曰:“我乃酒狂。”
东君:“东君”为司春之神。
骖(cān):本指车前三或四匹驾马中辕马边上的马,此处代指马。征骖,远行的马。
幽恨:深藏于心中的怨恨。晤语:对语。无人晤语:无人谈心抒怀。《诗经·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语。”
将:带,送。

参考资料:

1、吕明涛,谷学彝编注.中华经典藏书 宋词三百首:中华书局,2012:152-153
2、李索主编.宋词三百首赏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197-199
3、(清)上强村民编选.宋词三百首评注:齐鲁书社,1998:161-162
4、上疆村民编选.宋词三百首:图文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130

鉴赏

  此篇写游宦羁旅、悲秋怀人的落寞情怀。这种题材,是柳永最擅胜场的。贺铸此词笔力道劲,挥洒自如,不让柳屯田专美于前。就章法而言,平铺直叙,犹见出柳永的影响。但柳词融情人景,在描画自然景物上落墨较多;贺铸则融景人情,笔锋主要围绕着情思盘旋,又有着自己的面目,不尽蹈袭前人。

  “烟络横林,山沉远照,逦迤黄昏钟鼓。”起三句写旅途中黄昏时目之所接、耳之所闻:暮霭氤氲,萦绕着远处呈横向展延的林带;天边,落目的余晖渐渐消逝在蜿蜒起伏的群山中;隐隐约约传来一声声报时的钟鼓,告诉旅人夜幕就要降临。词人笔下的旷野薄暮,境界开阔,气象苍茫,于壮美之中透出一缕悲凉,发端即精彩不凡,镇住了台角。

  三句中,“络”、“沉”、“迤逦”等字锻炼甚工,是词眼所在。“烟络横林”,如作“烟锁横林”或“烟笼横林”,未始不佳,但“锁”字、“笼”字诗词中用得滥熟,不及“络”字生新。且“锁”、“笼”均为上声,音低而哑,而“络”为人声,短促有力。“烟”、“横”、“林”三字皆平,得一入声字介乎其间,便生脆响。若换用上声字,全句就软弱了。“山沉远照”,“沉”字本是寻常字面,但用在这里,却奇妙不可胜言。它,使连亘的山脉幻作了湖海波涛,固态呈现为流质;又赋虚形以实体,居然令那漫漶的夕曛也甸甸焉有了重量:其作用宛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至于“迤逦”,前人多用以形容山川的绵延不断,如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夫登东岳者,然后知众山之逦迤也。”唐韦应物《沣上西斋寄诸友》诗:“清川下逦迤。”词人巧借来描写钟鼓声由远及近的迢递而至,这就写出了时间推移的空间排列,使听觉感受外化为视觉形象。

  “烛映帘栊,蛩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次三句仍叙眼前景、耳边声,不过又益以心中情,且场面有所转换——由旷野之外进入客舍之内,时间也顺序后移——此时已是夜静更深。蜡烛有芯,燃时滴泪;蛩即蟋蟀,秋寒则鸣。这两种意象,经过一代代诗人的反复吟咏,积淀了深重的“伤别”和“悲秋”的义蕴。“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是杜牧《赠别》诗中的名句。“蟋蟀不离床,伴人愁夜长”,这是贺铸自己的新辞(《菩萨蛮·炉烟微度流苏帐》)。两句正好用来为此处一段文字作注。“共苦”者,非“烛”与“蛩”相与为苦,而是“烛”、“蛩”与我一道愁苦。词人心中自苦,故眼前烛影、耳边蛩鸣无一不苦也。

  “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惊动天涯倦宦,驭骏岁华行暮。”烛影摇曳,蛩声颤抖,愁人已不能堪了,偏又“断续寒砧断续风”、“数声和月到帘栊”(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因思念征人而夜不成寐的闺妇们正在挥杵捣衣,准备捎给远方的夫婿——这直接包含着人类情感的声音,当然比黄昏钟鼓、暮夜虫鸣更加强烈地震撼了作者那一颗厌倦游宦生活的天涯浪子之心,使他格外思念或许此刻也在思念着他的那个“她”。可是,词人还不肯即时便将此意和盘托出,他蓦地一笔跳开,转从砧杵之为秋声这一侧面来写它对自己的震动:“啊,岁月如骏马奔驰,又是一年行将结束了!”

  “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岁月的流逝也就是生命的流逝,季节的秋天使词人痛楚地意识到了人生的秋天。过片后四句,即二句一挽,二句一跌,叙写青春幻想在生命历程中的破灭:年轻时尚气使酒,自视甚高,满以为司春之神“东君”会加意垂青,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洒下一片明媚的春光;没想到多年来仕途坎坷,沉沦下僚,竟被驱来遣去,南北奔波,无有宁日。词中“流浪”二句中省去了“长年来”、“不意”(不料)等字面。散文句法有“承前省略”、“探后省略”,此处则是诗词句法中的又一种特殊省略。这一省略造成了“流浪”二句的突如其来之势。如此不用虚字斡旋而径对上文作陡接急转之法,即词家所谓“空际转身”,非具大神力不能也(说见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幽恨无人晤语。”青春消歇,事业蹉跎,词人自不免有英雄失路的深恨,欲向知己者诉说。然而冷驿长夜,形只影独,实无伴侣可慰寂寥。此句暗里反用《诗·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语。”几经腾挪之后,终于以极为含蓄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因听思妇砧杵而触发的怀人情绪作了坦白。其所深切思念着的这位“淑姬”,真是“干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彼美淑姬”既已逗出,就不需再忸怩作态了,于是词人乃放笔直抒那干山万水所阻隔不了的相思:幸有天边明月曾经窥见过我们欢会的秘密,它当然认识伊人的家了,那么,就请它陪伴着化作彩云的伊人飞到我的梦里来,而后再负责把她送回去吧。“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南朝宋谢庄《月赋》中传诵千古的名句,还不过是把“明月”作为一个被动、静止、纯客观的中介物,使两地相思之人从共仰其清辉中得到千里如晤的精神慰藉;词人却视“明月”为具备感情和主观行为能力的良媒,如唐传奇中的“红娘”、“昆仑奴”和“黄衫客”——天外奇想,诗中杰构,其艺术魅力似又在谢《赋》之上了。

  张炎《词源》曰:“一曲之中,安能句句高妙?只要拍搭衬副得去,于好发挥笔力处,极要用工,不可轻易放过,读之使人击节可也。”此篇以景语起,以情语结,经意之笔即在这一头一尾。起三句以炼字胜,已自登高;末三句以炼意胜,更造其极。

  全词用了不少对比手法,从时间方面看,当年与如今对比;从形象方面看,“狂生”与“倦宦”对比;从心情方面看,“自负”与“幽恨”对比。

  此词以健笔写柔情,属辞峭拔,风格与一般婉约词的软语旖旎大异其趣。贺铸出身为一弓刀武侠,因此即便是写情词也不免时而露出几分英气。清陈廷焯评曰:“方回词,儿女、英雄兼而有之。”(《云韶集》)此篇又是典型的一例。

参考资料:

1、贺新辉主编.全宋词鉴赏辞典 第四卷 :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140-142
2、钟振振著.词苑猎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9-93

创作背景

  贺铸生性耿直,为人豪侠任气,不媚权贵,也有人称其相貌奇丑(陆游:“方回状貌奇丑,谓之贺鬼头”),因此,在那个趋炎附势的时代,他不被重用是理所当然的。这首《天香》词就是作者借悲秋怀人之情,抒发其不平之气。

参考资料:

1、彦如编著.伤高怀远几时穷:最美的宋词三百首: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112
2、贺新辉主编.全宋词鉴赏辞典 第四卷 :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140-142
贺铸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猜您喜欢
赏析

【仙吕】点绛唇

白朴白朴 〔元代〕

金凤钗分,玉京人去,秋潇洒。晚来闲暇,针线收拾罢。

【幺篇】独倚危楼,十二珠帘挂,风箫飒。雨晴云乍,极目山如画。

【混江龙】断人肠处,天边残照水边霞。枯荷宿鹭,远树栖鸦。败叶纷纷拥砌石,修竹珊珊扫窗纱。黄昏近,愁生砧杵,怨入琵琶。

【穿窗月】忆疏狂阻隔天涯,怎知人埋冤他。吟鞭袅青骢马,莫吃秦楼酒,谢家茶,不思量执手临歧话。

【寄生草】凭阑久,归绣帏,下危楼强把金莲撒。深沉院宇朱扉亚,立苍苔冷透凌波袜。数归期空画短琼簪,揾啼痕频温香罗帕。

【元和令】自从绝雁书,几度结龟卦。翠眉长是锁离愁,玉容憔悴煞。自元宵等待过重阳,甚犹然不到家。

【上马娇煞】欢会少,烦恼多,心绪乱如麻。偶然行至东篱下,自嗟自呀,冷清清和月对黄花。

赏析

【中吕】满庭芳_感兴简王公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感兴简王公实

光阴有几?休寻富贵,便省别离。相逢几个人百岁,归去来兮!羊祜空存断碑,牛山何必沾衣?渔翁醉,红尘是非,吹不到钓鱼矶。

春晚闺怨

杨花滚滚,屏山隐隐,沉水温温。绿纱窗外流莺问,何处东君?多病多愁那人,不言不语伤春。清明近,深深闭门,细雨自黄昏。

秋夜不寨

四窗酒醒,衾闲半幅,鼓转三更。起来无语伤孤另,何限幽情。金锁碎帘前月影,玉丁当楼外秋声。凭阑听,吹箫凤鸣,人在雪香亭。

湖上晚归

亭亭翠云,娟娟鹭羽,细细鱼鳞。一方瑞锦香成阵,明月随人。爱莲女纤纤玉笋,唱菱歌采采白蘋。相亲近,盈盈水滨,罗袜暗生尘。

三衢道中

乌飞兔走,鸳煎燕火刍,蝶怨蜂愁。眼前已是花开候,心绪悠悠。一百五日节人家插柳,七十二滩上客子移舟。添消瘦,寻花载酒,不似少年游。

春晚梅友元帅席上

知音到此,舞雩点也,修禊羲之。海棠春已无多事,雨洗胭脂。谁感慨兰亭故纸?一沉吟罗扇新词。急管催银字,哀弦玉指,忙过赏花时。

山居

尘埃野马,风波海鸥,鼓吹池蛙。相逢半日渔樵话,乐在山家。仙洞冷玲珑玉霞,钓滩平潋滟金沙。藤阴下,村醪旋打,醉插满头花。

九曲溪上

桃花院宇,梅边杖履,竹下琴书。余不溪上山无数.尽自相娱。云树淡十幅画图,月波寒九曲明珠。闲鸥鹭,三年伴侣,不减贺家湖。

春日闺思

铅华泪洗,金荷烬冷,银蒜帘垂。话离愁柳外流莺替,念我孤凄。江树春云野水,梨花暮雨寒食。诗中意,今春未归,甘不过燕双飞。

春思

愁斟玉斝,尘生院宇,弦断琵琶。相思瘦的人来怕,梦绕天涯。何处也雕鞍去马,有心哉归燕来家。鲛绡帕,泪痕满把,人似雨中花。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雪

孙道绚孙道绚 〔宋代〕

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半夜萧萧窗外响,多在梅边竹上。
朱楼向晓帘开,六花片片飞来。无奈熏炉烟雾,腾腾扶上金钗。
赏析 注释 译文

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

秦观秦观 〔宋代〕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赏析 注释 译文

荷叶杯·弱柳好花尽拆

顾敻顾敻 〔五代〕

弱柳好花尽拆,晴陌。陌上少年郎,满身兰麝扑人香。狂么狂,狂么狂?
赏析 注释 译文

河传·秋雨

阎选阎选 〔五代〕

秋雨,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
暗灯凉簟怨分离,妖姬,不胜悲。
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
几回邀约雁来时,违期,雁归,人不归。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天丁震怒

完颜亮完颜亮 〔金朝〕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掣断真珠索。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缟带占旗脚。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貔虎豪雄,偏裨真勇,非与谈兵略。须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赏析 注释 译文

柳梢青·茅舍疏篱

杨无咎杨无咎 〔宋代〕

茅舍疏篱。半飘残雪,斜卧低枝。可更相宜,烟笼修竹,月在寒溪。
宁宁伫立移时。判瘦损、无妨为伊。谁赋才情,画成幽思,写入新诗。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凤凰山下

张红桥张红桥 〔明代〕

凤凰山下,恨声声玉漏、今宵易歇。三叠阳关歌未竞,哑哑栖鸟催别。含怨吞声,两行清泪,渍透千重铁。重来休问,尊前已是愁绝。
还忆浴罢描眉,梦回携手,踏碎花间月。漫道胸前怀豆蔻,今日总成虚设。桃叶津头,莫愁湖畔,远树云烟叠。寒灯旅邸,荧荧与谁闲说?
赏析 注释 译文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项鸿祚项鸿祚 〔清代〕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 2023 库百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