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古往今来北邙山下的道路,黄尘滚滚不知老尽了多少英雄。人生常有怨恨就像那流水常年向东。郁抑的情怀能和谁说,放眼把空中的归雁远送。
举世显赫的功名有什么用,过去实在是错怪了天公。放声高唱一曲饮酒千钟。男儿行事处世就应如此,不要计较什么穷困亨通。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格律俱为平韵格,双调小令,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种。常见者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孟津: 黄河渡口名。在今河南孟津县东,洛阳东北。
北邙(máng)山:即邙山,在洛阳北,黄河南。王公贵胄多葬于此。
黄尘: 指岁月时光。
幽怀: 隐藏在内心的情感。
底:何,什么。
浩歌: 放声高歌,大声歌唱。
钟: 同盅。
行处: 做官或退隐。
穷通: 穷困与显达。

参考资料:

1、潘天宁.千家词: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第245-246页
2、曹明纲. 元明词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页

创作背景

  该词作于金元光元年(1222年),元好问时年33岁。他于前一年中进士,虽有志于世,以气节自许,无奈蒙古南侵,边疆日蹙,纪纲大坏,亡征已见。当国者无意恢复,只图苟安。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交织胸中,于是有这首述怀之作。

参考资料:

1、林邦钧.宋词:天地出版社,1997年:第329页

赏析

  该词上片以回顾历史起句,拢“今古英雄”于笔端,词人将自己的感情融于历史长河,写出了滔滔不尽、起伏跌宕的痛惜与感伤。“远目送归鸿”的意象,动静结合,相辅相成,动的是归鸿的悠悠远去,静的是词人凝重的望眼;飞去的是天空的鸿雁,搅起的是满腔的幽怨。该词描绘出了一幅凄凉而又充满美感,谐调而又扣人心弦的画面。鸿雁飞,鸿雁归,人将何处回? 词人的感情随着这激荡人心的画面盘旋弥漫,感人至深。

  下片强压“长恨”浩歌放饮的意象,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式的自我宽解,词人的郁愤欲盖而弥彰,显得蕴藉而深远,更加挥之不去,难以摆脱。词人身处江河日下的时代,又遭“莫须有”的诘难,心中的郁愤自不待言。词作通过描写阔大的意象,以辽阔显苍凉,以浩歌掩感伤,词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可想而知。

  全词开篇写景,景即眼中所见: 北邙山上的坟墓; 黄尘路上奔波到老的英雄; 春北飞秋南归的大雁以及日日奔腾的东流水,景物选取由近及远,然后由写景转入抒情,此景引起的是作者内心的无限惆怅,因此词人低吟出“人生长恨水长东”的词句。再由抒情转入下片的议论: 对人生短暂的无可奈何和对未来的玩世安排,水到渠成汩汩而出。“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是词人纵观自然及人事沧桑,感情经过激烈碰撞后得出的人生结论,不无哲理意义,它涵了封建社会大多数读书人的生活道路和人生体味,起到了一种生活教科书作用。

参考资料:

1、(金)元好问著.元好问集:三晋出版社,2008年:第130页
2、张苓蕴 汪翔宇选注.历代词精品百首 (南宋-近代):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6年:第112页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猜您喜欢
赏析

风入松·九日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
赏析 注释 译文

卜算子·席间再作

葛立方葛立方 〔宋代〕

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越城晚眺

刘基刘基 〔明代〕

西风吹散云头雨,斜阳却照天边树。树色荡湖波,波光艳绮罗。
征鸿何处起,点点残霞里。月上海门山,山河莽苍间。

赏析 注释 译文

摸鱼儿·送座主德清蔡先生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问人生、头白京国,算来何事消得。不如罨画清溪上,蓑笠扁舟一只。人不识,且笑煮、鲈鱼趁著莼丝碧。无端酸鼻,向岐路消魂,征轮驿骑,断雁西风急。
英雄辈,事业东西南北。临风因甚泣。酬知有愿频挥手,零雨凄其此日。休太息,须信道、诸公衮衮皆虚掷。年来踪迹。有多少雄心,几翻恶梦,泪点霜华织。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咏五更和湘真韵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微晕娇花湿欲流,簟纹灯影一生愁。梦回疑在远山楼。
残月暗窥金屈戍,软风徐荡玉帘钩。待听邻女唤梳头。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温庭筠温庭筠 〔唐代〕

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赏析

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明月到今宵,长是不如人约。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
夜深休更唤笙歌,檐头雨声恶。不是小山词就,这一场寥索。
赏析

过秦楼

陈允平陈允平 〔宋代〕

倦听蛩砧,初抛纨扇,隔浦乱钟催晚。湘蒲簟冷,楚竹帘稀,窗下乍闻裁翦。倦柳梳烟,枯莲蘸水,芙蓉翠深红浅。对半床灯,虚堂凄寂,近书思遍。
夜漏永、玉宇尘收,银河光灿。梦断楚天空远。婆娑月树,缥缈仙香,身在广寒宫殿。无奈离愁乱织,藉酒销磨,倩花排遣。渐江空霜晓,黄芦漠漠,一声来雁。
赏析

浣溪沙(渔父词)

姚述尧姚述尧 〔宋代〕

短棹翩翩绿一莎。碧潭深处几风波。晚来风定却高歌。
千尺丝纶随卷放,数声玉笛足清和。蝇头名利奈伊何。
赏析

踏莎行(正月五日定空寺观梅)

毛滂毛滂 〔宋代〕

景泮冰檐,情回瑶草。副能守得春来到。管曾独自索春怜,而今觑著东风笑。
粉凝酥寒,云房睡觉。胭脂也不添些小。天真要与此花争,是伊占得春多少。
© 2023 库百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