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宋代〕
三载居邻县,得闻金玉音。路遥相见少,道合受知深。
已矣瓜时戍,悠哉魏阙心。归舟望不及,白日隐寒林。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金陵其二
李白 〔唐代〕
和春深二十首 其八
白居易 〔唐代〕
何处春深好,春深御史家。絮萦骢马尾,蝶绕绣衣花。
破柱行持斧,埋轮立驻车。入班遥认得,鱼贯一行斜。
凭栏人·闺怨
王元鼎 〔元代〕
双调·水仙子
白朴 〔元代〕
山坡羊·未央怀古
张养浩 〔元代〕
水仙子·赋李仁仲懒慢斋
乔吉 〔元代〕
水龙吟·春恨
陈亮 〔宋代〕
醉落魄·咏鹰
陈维崧 〔清代〕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张孝祥 〔宋代〕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赵秉文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