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次赵彦思东湖见寄

黄裳 黄裳〔宋代〕

为爱江湖梦也寻,有泉来处乱云深。凿开澄澈是天界,激起潺湲非世音。

鸿雁渚幽山两足,芙蓉堂冷水中心。花时月夜扁舟兴,相约公馀一醉吟。

黄裳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猜您喜欢
赏析

行香子·云岫如簪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云岫如簪。野涨挼蓝。向春阑、绿醒红酣。青裙缟袂,两两三三。把曲生禅,玉版句,一时参。拄杖弯环。过眼嵌岩。岸轻乌、白发鬖鬖。他年来种,万桂千杉。听小绵蛮,新格磔,旧呢喃。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泰山记

姚鼐姚鼐 〔清代〕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赏析 注释 译文

遐方怨·花半拆

温庭筠温庭筠 〔唐代〕

花半拆,雨初晴。未卷珠帘,梦残,惆怅闻晓莺。宿妆眉浅粉山横。约鬟鸳镜里,绣罗轻。
赏析 注释 译文

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山河举目虽异,风景非殊。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疏。吹不断,斜阳依旧,茫茫禹迹都无。
千古茂陵词在,甚风流章句,解拟相如。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蓴鲈。谁念我,新凉灯火,一编太史公书。
赏析

浣溪沙(和王通一韵简虞祖予)

王质王质 〔唐代〕

何药能医肠九回。榴莲不似蜀当归。却簪征帽解戎衣。
泪下猿声巴峡里,眼荒鸥碛楚江涯。梦魂只傍故人飞。
赏析

浣溪沙(泊望仙桥月夜舟中留客)

毛滂毛滂 〔宋代〕

晚色轻凉入画船。云峰飞尽玉为天。疏飙自为月褰帘。
细酌流霞君且住,更深风月更清妍。为谁凄断小桥边。
赏析

菩萨蛮(代赠)

毛滂毛滂 〔宋代〕

端端正正人如月。孜孜媚媚花如颊。花月不如人。眉眉眼眼春。
沈香添小炷。共挹熏炉语。香解著人衣。君心蝴蝶飞。
赏析

减字木兰花(留贾耘老)

毛滂毛滂 〔宋代〕

曾教风月。催促花边烟棹发。不管花开。月白风清始肯来。
既来且住。风月闲寻秋好处。收取凄清。暖日阑干助梦吟。耘老梦中尝作诗。
赏析

菩萨蛮

程垓程垓 〔宋代〕

罗衫乍试寒犹怯。妒花风雨连三月。灯冷闭门时。有愁谁得知。
此情真个苦。只为当时语。莫道絮沾泥。絮飞魂亦飞。
赏析

长相思

程垓程垓 〔宋代〕

酒孤斟。客孤吟。戏马台荒露草深。英雄何处寻。
爱登临。莫登临。定是愁来关客心。暮天烟水沈。
© 2023 库百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