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唐代〕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苏轼 〔宋代〕
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王恽 〔元代〕
落梅风·蔷薇露
马致远 〔元代〕
宴清都·连理海棠
吴文英 〔宋代〕
更漏子·对秋深
孙光宪 〔五代〕
好事近·湘舟有作
文廷式 〔近现代〕
翠岭一千寻,岭上彩云如幄。云影波光相射,荡楼台春绿。仙鬟撩鬓倚双扉,窈窕一枝玉。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
莺啼序(吴江长桥)
黄公绍 〔宋代〕
紫萸香慢·近重阳
姚云文 〔宋代〕
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
纳兰性德 〔清代〕
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
温庭筠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