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闻三十九,劳生已强半』。此是坡公语,惊心发长叹。
叹我值其年,无成徒愒玩。矧复遭丧亡,丧亡伤举案。
「关睢」赋「好逑」,调和琴瑟赞。素性乐恬幽,高怀喜文翰。
照户无小星,房帏绝妒悍。犹如影随形,尽日陪坐畔。
可叹结缡时,台疆际离乱。兵燹复年荒,横流嗟浩漫。
加之二竖来,为灾骨中钻。有时灾于齿,焦灼同炉炭。
有时灾于足,始痛终溃烂。乃复灾于目,咫尺不能看。
如居土穴中,四堵皆昏暗。如堕苦海中,茫茫无涯岸。
几至不欲生,心急莫能按。幸赖闺中人,刻刻侍帏幔。
焚香祷天佛,叩头同捣蒜。但期夫眼明,自甘减寿算。
至诚果感神,比理可一贯。金■刮双睛,岩电时忽灿。
可怜伉俪情,三载同患难。永愿相倡随,何期遽分散。
当此深秋时,连宵倍凄惋。一纸隔阴阳,俨若千里判。
果能姗然来,念切心无惮。世世为夫妇,誓词岂河汉。
髣佛听悲声,林风似呼唤。凄怆不成眠,拥衾以待旦。
林占梅,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日:“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壮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日:“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