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酬丁柴桑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有客有客,爰来宦止。
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飱胜如归,聆善若始。

匪惟谐也,屡有良游。
载言载眺,以写我忧。
放欢一遇,既醉还休。
实欣心期,方从我游。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一位来客,有一位来客,来到此地做官。
公正办事,体察民情,恩惠覆盖了百里山川。
接受至理如同回家一样欣喜,听到善言总像第一次听到那样新鲜。

我们不只是思想和谐一致,还多次愉快地共同游览。
一边谈笑,一边眺望,我心中的忧愁已经烟消云散。
遇到如此开怀的欢乐,不喝个痛快且不回返。
真高兴有位知心好友,能同我一起游玩。

注释
酬:本义为客人给主人祝酒后,主人再次给客人敬酒作答。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酬,主人进客也。”后又指以诗文相赠答,如唱酬,酬对。丁柴桑:姓丁的柴桑县令,名字不详。
“有客”二句:意谓作者所敬重的柴桑丁县令,自外地来,居于此。有客有客:古直《陶靖节诗笺注定本》引《诗经·周颂·有客》:“有客有客。”东汉郑玄笺注:“重言之者,异之也。”爰止: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诗经·小雅·采芑》:“鴪彼飞隼,其飞戾天,亦集爰止。”止,语助词。
秉直:即持守正义。秉,持。直,正直。司聪:逯钦立《陶渊明集》校注:“司聪,为皇帝听察民隐。”司,掌管。聪,听闻。
惠:仁爱,恩惠。于: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为。东汉郑玄《仪礼注》:“于,为也。”百里:百里之地,代指一县所管辖的区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
飱(sūn):服食,此指吸取,听从。一作“餐”,胜:胜理,至言,指正确的道理、中肯的言论。如归:喻欣然纳之,谓汲取胜理如同归家般和乐容易。
聆善:一作“矜善”。若始:喻善言闻数次亦如初闻者虚心接纳。
匪惟:不只是,不仅仅。匪:同“非”。谐:和谐,融洽。
良游:指愉快的游赏。
载:且,又。
写(xiè):同“泻”,卸置,去除,宣泄,倾吐。
“放欢”二句:一见就尽情欢畅痛饮,一醉方休。放欢,放开胸怀,尽情欢畅。既醉,尽醉。
实欣:实为欢欣之事。心期:以心相许,两心契合。

参考资料:

1、陈庆元等编选.陶渊明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3-15
2、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7-19

创作背景

  柴桑县是陶渊明的家乡,柴桑县令刘程之于元兴二年(403年)弃官归隐,接替他的县令姓丁,即丁柴桑。由刘程之的介绍,陶渊明逐渐与他成了莫逆之交。此诗约作于义熙二年(406年)作者隐耕园田居之后。

参考资料:

1、陈庆元等编选.陶渊明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3-15
2、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7-19

赏析

  这首诗分为两章。首章颂扬丁柴桑的贤良美德。诗的开头“有客有客,爰来宦止”,写迎客的惊喜。从诗中看,丁柴桑应该比较年轻,诗人视之为后俊。“秉直司聪”以下四句是诗人对这位贤良地方官的赞美。丁柴桑作为一县之长,能“飱胜如归,聆善若始”,是为政“惠于百里”的明证。这四句寄寓了诗人的殷切期望,也反映了陶渊明政治理想中对基层长官的要求。

  接着经“匪惟谐也,屡有良游”一转,至于次章,写作者与丁柴桑在一起开怀畅游的情形和情酣意畅的心态。“载言载眺,以写我忧”就是这种场景的具体表现。“以写我忧”语出《诗经》的《邶风·泉水》和《卫风·竹竿》。“放欢一遇,既醉还休”这样无拘无束的生活是陶渊明对待挚友的常态。其诗《与殷晋安别》中有“一遇尽殷勤”句可为佐证。”实欣心期,方从我游”二句是倒装,意谓二人开始交游即定交知己,实为快心之事。诗的结尾归结到知心才是朋友结交的基础。

  陶渊明与丁柴桑彼此一见如故。不是因为对丁柴桑这个父母官另有所求,而是丁柴桑“秉直司聪,于惠百里”的善德,以及“餐胜如归,矜善若始”的开明,赢得了陶渊明的敬重。另一方面,说明陶渊明也同样有丁柴桑的善德和开明,才能“方从我游”便以“心期”。向往开明,崇尚善德,正是陶渊明的秉性所在。

  这首诗采用《诗经》的四言句式,写法上也有借鉴《诗经》叠章的形式,如有客有客之句,形成一种一唱三叹的效果。全诗于浓郁的情意之中,透露出和谐喜悦的交游气氛。篇幅虽短,然情酣意畅。

参考资料:

1、陈庆元等编选.陶渊明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3-15
2、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7-19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猜您喜欢
赏析

【南吕】梁州第七_射雁鱼尾红

乔吉乔吉 〔元代〕

射雁

鱼尾红残霞隐隐,鸭头绿秋水涓涓,芙蓉灿烂摇波面。见沉浮鸥伴,来往鱼船,平沙衰草,古木苍烟。江乡景堪爱堪怜,有丹青巧笔难传。揉蓝靛绿水溪头,铺腻粉白蘋岸边,抹胭脂红叶林前,将笠檐儿慢卷。迎头,仰面,偷睛儿觑见碧天外雁行现,写破祥云一片笺,头直上慢慢盘旋。

【一枝花】忙拈鹊画弓,急取雕翎箭,端直了燕尾鹓,搭上虎筋弦,秋月弓圆,箭发如飞电,觑高低无侧偏,正中宾鸿,落在蒹葭不见。

【尾】转过紫荆坡白草冢黄芦堰,惊起些红脚鸭金头鹅锦背鸳,吓得这鸂鶒儿连忙向败荷里串。血模糊翅搧扇,扑剌剌可怜,十二枝梢翎向地皮上剪。

赏析 注释 译文

中秋月·中秋月

徐有贞徐有贞 〔明代〕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赵令畤赵令畤 〔宋代〕

春风试手先梅蕊,頩姿冷艳明沙水。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
清香闲自远,先向钗头见。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此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赏析 注释 译文

酒泉子·楚女不归

温庭筠温庭筠 〔唐代〕

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
玉钗斜篸云鬟重,裙上金缕凤。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赏析

定风波·昨夜山公倒载归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昨夜山公倒载归。儿童应笑醉如泥。试与扶头浑未醒。休问。梦魂犹在葛家溪。
千古醉乡来往路。知处。温柔东畔白云西。起向绿窗高处看。题遍。刘伶元自有贤妻。
赏析

阮郎归

刘镇刘镇 〔宋代〕

寒阴漠漠夜来霜。阶庭风叶黄。归鸦数点带斜阳。谁家砧杵忙。
灯弄幌,月侵廊。熏笼添宝香。小屏低枕怯更长。知云入醉乡。
赏析

菩萨蛮

李好古李好古 〔宋代〕

纳红销翠春风里。精神一撮金莲底。不是睡杨妃。绿珠娇小儿。
一般娇绝处。半带疏疏雨。不解吐繁香。却教人断肠。
© 2023 库百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