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鹦鹉灭火
刘义庆 〔南北朝〕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鹦鹉自念虽乐,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兽依依不舍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汝虽有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
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双调】清江引_碧山丹房早
张可久 〔元代〕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苏轼 〔宋代〕
水调歌头(登石鼓合江亭)
王炎 〔宋代〕
鹊桥仙(春院)
毛滂 〔宋代〕
卜算子
徐俯 〔宋代〕
点绛唇(路德友席上作)
赵彦端 〔宋代〕
好事近(妻寿夫)
吴氏 〔宋代〕
踏莎行(游凤凰台)
刘一止 〔宋代〕
排遍第二
曾布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