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夜闻歌者
白居易 〔唐代〕
夜泊鹦鹉洲,江月秋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词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双调】湘妃怨_和卢疏斋《
马致远 〔元代〕
点绛唇·春愁
赵鼎 〔宋代〕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宋代〕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纳兰性德 〔清代〕
汉宫春·立春日
辛弃疾 〔宋代〕
粉蝶儿·和赵晋臣敷文赋落花
八声甘州(东阳岩)
曾原郕 〔唐代〕
念奴娇
刘镇 〔宋代〕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