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

卢照邻 卢照邻〔唐代〕

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东。
相看万馀里,共倚一征蓬。
零雨悲王粲,清樽别孔融。
徘徊闻夜鹤,怅望待秋鸿。
骨肉胡秦外,风尘关塞中。
唯馀剑锋在,耿耿气成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孟学士)要通过三峡前往巴陵的北边,(而有)经过天山到达弱水的东边。
有们所去的地方都有万里之遥,此次分别有俩都像飘蓬一样行踪不定。
自己西去像王粲避难荆州一样,孟学士北游像孔融赋闲在家一样。
往本回旋能听到鹤在夜里鸣叫,怅然若失地望着大雁秋来能带去信息。
分离的至亲还在家乡,有还在辛苦行走在关山要塞之中。
自己虽读书未获功名,但积极进取的志气并未泯灭。

注释
西使:出使西方。孟学士:即孟利贞。《旧书》本传:“受诏与少师许敬宗……等撰《瑶山玉彩》五百卷,龙朔二年奏上之。累转著作郎,加弘文馆学士。垂拱初卒。”学士,指在学之士,学者。北北朝以后,以学士为司文学撰述之官。唐代翰林学士亦为文学侍从之臣。北游:游历江北。
地道:隘道,此当指长江三峡一带狭窄处。巴陵:郡名,唐改岳州为巴陵郡,治所在巴陵(今湖北岳阳市)。
天山:指横亘在今肃、青海一带的祁连山,匈奴人称天为祁连;唐时称伊州(今新疆哈密)、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东北)以北一带山脉为天山。弱水:古人称浅水或不流舟楫的河流为弱水,意为水弱不能胜舟;传说甚至有不胜芥或不胜鸿毛的。古籍所载弱水甚多,这里指西北绝远之处,即今青海一带。
万馀(yú)里:一万多里,极言其远,(指实有里数。馀,同“余”。
倚:倚靠。征蓬:蓬草,也叫飘蓬、飞莲,枯后根断遇风飞旋,用以比喻经常远行的人。
零雨:下雨。化用西晋泛人孙楚《征西官属送于陟阳侯作泛》“晨风飘歧路,零雨被秋草”两句意。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北)人,东汉末文学家、泛人,“建安七子”之一。这里代指王勃。
清樽:清酒一杯。清,指酒。樽,酒器。孔融:字文举,鲁(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第二十代孙,官至北海(今山东昌乐西)相,故世称孔北海,东汉末年文学家、泛人,“建安七子”之一。这里以孔融比喻孟学士。
徘徊:往本回旋的样子。夜鹤:鹤夜里鸣叫。
怅:失意,懊恼。鸿:大雁,季候鸟,秋来冬去,有鸿雁传书之说。
骨肉:比喻至亲。胡秦外:指泛人家乡幽州范阳。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少数名族的泛称。秦,古邑名,即秦城、秦亭,在今甘肃清水县东北。秦代祖先(子始封于此,是秦的最早都邑。
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也指污浊、纷扰的生活。这里的风尘指仕宦。关塞:关山要塞,指出入的要道。
唯:唯独,只有。剑锋:宝剑的锋刃,代指宝剑,这里指胸中抱负。
耿耿:光明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剑锋”的光芒。▲

赏析

  此诗是初唐五言排律中的佼佼者,素来被诗论家所称道。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凡排律起句,极宜冠裳雄浑,不得作小家语。唐人可法者,卢照邻:‘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东。’骆宾王:‘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杜审言:‘六位乾坤动,三微历数迁。’沈佺期:‘阊阖连云起,岩郎拂露开。’此类最为得体。”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也评论说:“前人但赏其起语雄浑,须看一气承接,不平实,不板滞。后太白每有此种格法。”从这些评语里足以看出这首诗对当时诗坛和盛唐诗人的重要影响。

  该诗是一篇感情真挚浓郁的友情诗。诗的前四句是说即将与友人离别,友人孟学士将要南下湖湘,此行可能经过狭窄陡峭的长江三峡,而自己则要西出塞外,与友人天各一方,相距万里之遥,故不胜悲伤。这几句笔力苍劲飞动,写得很有气势,特别是开头两句,场面开阔宏大。

  “零雨悲王粲”一句中的王粲是东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这里代指王勃。唐人诗中用典,多喜用今人与前代名人同姓者比附,此即一例。这句是因王勃被贬斥而生悲伤借爱之情。“清樽别孔融”中的“孔融”是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这里当代指孟学士,以其才能、好客喜士与孔融相似而设喻。两句用典,一以姓同而比,一以事类,都很贴切身份。“徘徊”两句是设想之辞,说自亡与孟学土分别后将会彻夜不眠,望眼欲穿,等待大雁把信捎来。“骨肉”两句亦写别后情状,唯“胡秦外”与“关塞中”措语略嫌重复,只涉自己“西使”,而未切友人“南游”,但从通篇来看,不过是白璧微遐。

  最后两句说剑锋耿耿,一则是比喻友人一腔正气,充沛天地。同时也暗示出自已“抱剑钦专”,“但令一顾重,不馁百身轻”(《刘生》),为国家荡平外寇、铲除奸佞的凌云壮志。

  该诗送人而兼寓自已襟怀抱负,故题旨就比一般单纯写送别的诗深刻,特别是最后两句,使全篇陡然一振,豪情洋溢,托兴深远,就更非一般小儿女态临歧沾襟、凄楚伤感之作可比了。▲

创作背景

  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卢照邻奉命调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即将离开长安之时,适逢因编撰《瑶山玉彩》五百卷有功而累转著作郎加弘文馆学士的友人孟利贞游江南,于是创作该诗赠予好友。

卢照邻

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远师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赏析 注释 译文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 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骆宾王骆宾王 〔唐代〕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帝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家传汉爵,或地协周亲,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移檄州郡,咸使知闻。

赏析 注释 译文

酒泉子·长忆西山

潘阆潘阆 〔宋代〕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阑看,终是欠峰峦!
赏析 注释 译文

谒金门·秋已暮

牛希济牛希济 〔五代〕

秋已暮,重叠关山岐路。嘶马摇鞭何处去,晓禽霜满树。
梦断禁城钟鼓,泪滴枕檀无数。一点凝红和薄雾,翠蛾愁不语。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轻鸥欲下春塘浴

赵令畴赵令畴 〔宋代〕

轻鸥欲下春塘浴,双双飞破春烟绿。两岸野蔷薇,翠笼熏绿衣。
凭船闲弄水,中有相思意。忆得去年时,水边初别离。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华清引·感旧

苏轼苏轼 〔宋代〕

平时十月幸兰汤。玉甃琼梁。五家车马如水,珠玑满路旁。
翠华一去掩方床。独留烟树苍苍。至今清夜月,依前过缭墙。
赏析

木兰花慢(丙辰寿叶制相)

陈允平陈允平 〔宋代〕

江南春信早,问谁是、百花魁。过揽桂褰蓉,纫兰采菊,独许寒梅。阳和渐回涧底,向水西、先放一枝开。潇洒织琼瘦玉,化工月翦云裁。
诗催。付与雪襟怀。消得暗香来。算知心惟有,青松瘦竹,白石苍苔。年年上林胜赏,捻清芳、蘸入紫金杯。须信和羹未晚,岁寒聊自徘徊。
赏析

丁香结

陈允平陈允平 〔宋代〕

尘拥妆台,翠闲歌扇,金井碧梧风陨。听豆虫声小,伴寂寞、冷逼莓墙苍润。料凄凉宋玉,悲秋恨、此际怎忍。莲塘风露,渐入粉艳,红衣落尽。
勾引。记舞歇弓弯,几度柳围花阵。酒薄愁浓,霞腮泪渍,月眉香晕。空对秦镜尚缺,暗结回肠寸。念纤腰柔弱,都为相如瘦损。
赏析

水调歌头(上清江李中生辰)

石孝友石孝友 〔宋代〕

清霜洗空阔,黍管吹秋灰。七蓂余翠,半月流素影徘徊。天遣蟠根仙李,世折一枝丹桂,积庆到云来。风骨峭冰玉,谈辩屑琼瑰。
黄阁老,金闺彦,谪仙才。小分铜竹,遍洒雨露楚江隈。好把萧滩玉笥,变作嘉肴芳酒,为寿莫停杯。飞诏下霄汉,调鼎待盐梅。
© 2023 库百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