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代答闺梦还

张若虚 张若虚〔唐代〕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丈夫年纪轻轻就去驻守边关,妻子伫立于楼台之上,遥望着频频回头的夫君。
穿上新衫才感觉到春天的温暖,梳妆之后看向窗外寻觅着春光。
偶有燕子飞过,透过罗幕探看,画衣上绣的花将蜜蜂都引了来。
春日桃李争艳,像是闺中少妇春思之情所催发,心相思之情寄寓于音乐之中,飞向关塞。
每天清晨都盛装打扮,等待离人归来,可是春去秋来,花开花落,该回来的人还没有归来。
睡梦中也不见夫君的身影,醒后长叹,只能再次将门窗关上。

注释
关塞:边关,边塞。
楼台:闺中少妇居室。
觅:找,寻求。
罗幕:丝罗帐幕。
“情催”句:谓春日桃李争艳,像是闺中少妇春思之情所催发。
“心寄”句:谓相思之情寄寓于音乐之中,飞向关塞。
相待:与下句之“不归”,均指少妇所思念的亲人。
扉:门扇。▲

译文二

丈夫还很年轻的时候就去驻守边关,妻子伫立于楼台之上,遥望着三步一回头的丈夫。
穿上了新衣服才感觉到了一丝春天的温暖,梳妆打扮之后推开窗子,寻觅何处有春光。
远处飞来的燕子放佛透过丝罗帐幕在偷偷的看她,画衣上绣的花把蜜蜂都引来了。
浓浓的春意让桃花李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我的心随着远处传来的悠扬的乐声一起飘到远方,放佛到了丈夫的身边。
每个清晨我都盛装打扮,希望有一天丈夫能从边关归来,可是而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丈夫却还没有归来的信息。
夜渐渐深了,我渴望能早早的入梦,在梦中能够与丈夫相会,可是孤单寂寞,被相思折磨的我,又怎么能安然的入梦呢?你可知道,每个寂寞的夜晚,只有我一个人孤单把门扉关上。 ▲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创作的一首五言长律闺怨诗,共12句,描写思妇一天内心境变化,以景抒情,表达对边塞之人的相思离愁。由试衫、开镜、妆洗、入梦、掩扉等动作描写描写和心理活动,表达出来孤寂冷清的画面。除首尾两联,其他各联均用对仗。

  诗人首句点题,因为要戍守边关,年轻的丈夫无奈与妻子分别。如此凄婉动人的场景,作者一笔带过,给读者以无穷的想象空间。他只是描绘了送别的尾声:妻子立于楼台之上,遥望着频频回头的丈夫,一直到再也看不见他的身影。这是送别的结束,却是全诗的开始。

  离别之后,这女主人就陷入了漫长的相思之中,就算这样也要坚持每天梳洗装扮。穿上新衫,才感觉到春天的温暖。梳洗装扮后,她把目光投向了窗外。窗外生机盎然、花红柳绿。偶尔有燕子飞过,透过罗幕偷偷探看她。不知什么时候,几只蜜蜂也被画衣上绣的花吸引,可见其以上的绣花多么逼真生动,表明思妇对这件画衣的用心程度之深。这句将她百无聊赖却又想借此给心上人带来惊喜的心情彰显无疑。

  春季正百花盛开,争奇斗艳,而女主人公的心绪却纷乱如麻。忽然从遥远的方向,传来了悠扬的乐声,大约是《折柳》吧!她沉醉其中,让自己的心随着乐声飞向遥远的边塞,飞到丈夫的身边。

  上面四句借对外物描写,来烘托女主人公的心境。而下面笔锋一转,又转写女主人公本人。她想着丈夫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回来,于是盛装打扮,等待着离人归来。而春去秋来,花开花落,盼望的人还是没有回来。夜渐渐深了,她进入了梦乡。但她却陷入了“惟梦闲人不梦君”的新的苦恼中。最后她醒了,重重的长叹一声,“唉——”在寂静的夜里,这一声长叹竟是回声重重。在重重的回声中,她无奈的再次把大门关上了。

  作者多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借助带有感情色彩的事物来抒情。另外,这首诗对于人物心理描写的方式又可称得起是别具一格。句句不直接描绘心境,可句句写的都是心境。如果要将这首诗翻译成为意识流作品,那就韵味大减。好比将一个曲曲折折的迷宫拉直,明了易懂,但趣味却荡然无存了。▲

赏析二

  有人认为这华诗诗风近齐梁,意思就是这华诗与宫宫诗有相似之处。宫宫诗,顾名思义是出自宫廷的诗,宫廷文艺一般指雅正之音,但“宫宫诗”则大多来源于民间的南朝乐府。南朝梁代萧纲(即简文帝)为太子时,围绕着文形成一个以东宫僚属为主要成员而影响颇为广泛的文学集团,文们的一部分诗歌,专写男女之情(包括传统的闺怨题材),以及女子的容貌、举止、情态乃至生活环境、所使用的器物等等。诗歌的语言风格,主要是辞藻绮艳、文笔纤巧、讲求音律。宫宫诗常常被认为是当时宫廷内荒淫生活的反映。《梁书》言其特征:好为新变、伤于轻艳。自梁代到初唐,宫宫诗的影响延续了一百多年。初唐时代,当政的文臣多半都是深受齐梁影响的前朝遗老,唐太宗人人对齐梁文风也很爱好并带头写宫宫诗。文命令魏征、房玄龄、虞世南等大臣编纂《北堂书钞》、《艺文类聚》、《文馆词林》等类书,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供给当时文人们采集典故词藻之用。就是李白、李贺、李商隐等大诗人的作品中也无不留有宫宫诗风的痕迹。生活上初唐的张若虚,其创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宫宫诗遗风的影响,但文是属于针对宫宫诗的缺点而发的改良派,上诗歌创作上追求一种从内容到形式的美。从《代答闺梦还》这华诗来看:

  一、形式上对宫宫诗的继承和发展陈子昂评价宫宫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虽不能作为一个全面的概括,但确实指出了南朝宫宫诗的一种偏向,即过分追求修辞性的华丽,而缺乏内上感发的生命,轻靡流丽、富华呆板。但同时,不得不承认由于宫宫诗对形式的过分考究,使诗歌具有了较强的格律美。据学者统计,宫宫诗中符合律诗格律的约占40%左右;基人符合的数量尤多。《代答闺梦还》上形式上继承并发展了宫宫诗风,使它上形式上具有了很强的美感。一方面汲取了宫宫诗格律上的优点;另一方面摒弃了大多宫宫诗过于用典、辞藻绮丽的不足,洗去了宫宫诗的脂粉气。

  二、内容上对宫宫诗的继承和发展。《代答闺梦还》像宫宫诗一样,上内容上也写:春、女性、情。“暖气春晖”、“燕入”、“蜂来”、“桃李艳”等词语点明这是个春意盘然、热闹欢乐的季节,“试衫”、“开镜描绘出女子纤柔的情态举止“罗幕”、“画衣”描绘女子的生活环境与装束打扮,“关塞别望”、“相待”等词语表明这是上写两地相思之情。这些都是宫宫诗的传统内容。纵观《代答闺梦还》,主要是以描摹女性情态举止为中心,如果简单地以传统伦理标准来衡量,很容易也给出“轻艳”的评价。但实际上它是张若虚竭力追求文学的美感与抒情性的结果《代答闺梦还》去掉了很多宫宫诗淫靡浮艳的成分,描写的是一种纯美:季节的美、女性的美、相思的美、爱情的美。上诗中,春天的热闹映衬了女子的青春美丽、欣喜欢乐,反衬了女子的孤独期盼、相思离愁,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抒情强度,美阴的相思带上了苦涩的滋味,但正是因为这份苦涩表现了纯粹爱情之美。

张若虚

张若虚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猜您喜欢
赏析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 其四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今朝吴与洛,相忆一欣然。梦得君知否,俱过本命年。

赏析 注释 译文

召公谏厉王弭谤

佚名佚名 〔先秦〕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明池·咏寒柳

柳如是柳如是 〔明代〕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赏析

【中吕】满庭芳 京口感怀

汤舜民汤舜民 〔元代〕

残花剩柳,摧垣废屋,新冢荒丘。海门天堑还依旧,滚滚东流。铁瓮城横刺
着虎口,金山寺高镇着鳌头。斜阳候,吟登舵楼,灯火望扬州。 除夕
  荒芜旧隐,荡田破屋,流水柴门。儒生甘捱黄齑运,何病何贫?楮先生管城
子谁行证本,郑当时孔文举那里寻人?年将尽,梅花笑晒,添一岁老三分。 又
  休怀故人,难寻东道,谁念斯文?南枝昨夜传芳信,大地回春。雪儿飘风儿
刮深深闭门,酒儿ド鱼儿脍旋旋开樽。投至得黄昏近,黑喽喽便盹,则敢是睡魔
神。 武林感旧二首
  钱塘故址,东吴霸业,南渡京师。其间四百八十寺,不似当时。山空湖潋
滟随处写坡仙旧诗,水清浅月黄昏何人吊逋老荒祠?伤情思,西湖若此,何似比
西施?
  笙歌醉乡,绮罗绚采,粉黛吹香。业风人海波千丈,送尽春光。湖内外静悄
悄六桥面舫,浙东西冷清清一道长□。休悲怆,自今日往,何物不兴亡! 代人寄书
  端肃奉柬,拜违咫尺,似隔关山。少成欢会多离间,直恁艰难。又不是平地
里情疏意懒,止不过暂时间书废琴闲。休凝盼,归期早晚,先此报平安。
赏析 注释 译文

折桂令·丙子游越怀古

乔吉乔吉 〔元代〕

  蓬莱老树苍云,禾黍高低,孤兔纷纭。半折残碑。空馀故址,总是黄尘。东晋亡也再难寻个右军,西施去也绝不见甚佳人。海气长昏,啼鳺声干,天地无春。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

赏析

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丘处机丘处机 〔宋代〕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赏析

水调歌头五首 其二 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张惠言张惠言 〔清代〕

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招手海边鸥鸟,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近如何?楚越等闲耳,肝胆有风波。
生平事,天付与,且婆娑。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看到浮云过了,又恐堂堂岁月,一掷去如梭。劝子且秉烛,为驻好春过。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中秋

苏轼苏轼 〔宋代〕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作者的其它诗文
© 2023 库百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