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明代〕
每与群动起,氤氲蒲大堤。随风萦柳絮,碾地扑花泥。
不受文犀辟,相吹野马迷。明朝御沟近,可似濯缨溪。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河传·棹举
顾敻 〔五代〕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宋代〕
柳含烟·隋堤柳
毛文锡 〔五代〕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赵令畤 〔宋代〕
帝台春·芳草碧色
李甲 〔宋代〕
鬓云松令·枕函香
纳兰性德 〔清代〕
忆秦娥·咏桐
李清照 〔宋代〕
渔父词(其六)
王谌 〔南北朝〕
减字木兰花(厉万顷生日,时久旱得雨)
姚述尧 〔宋代〕
点绛唇
张元干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