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上宫春色自何年,阿阁神房几洞天。囊里定携三秀草,怀中曾拟四愁篇。
射牛汉迹今犹在,系马吴门似杳然。七十二家论祀典,还朝可奏圣人前。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人月圆·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清江引 苕溪
徐再思 〔元代〕
【双调】新水令_闺丽绣闺深
乔吉 〔元代〕
【大石调】青杏子_悟迷世事饱
马致远 〔元代〕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毛泽东 〔近现代〕
江城子·迎得郎来入绣闱
和凝 〔五代〕
迎得郎来入绣闱,语相思,连理枝。鬓乱钗垂,梳堕印山眉。娅姹含情娇不语,纤玉手,抚郎衣。
虞美人·好风微揭帘旌起
孙光宪 〔五代〕
贺新郎·九日
刘克庄 〔宋代〕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
周邦彦 〔宋代〕
南乡子·好个主人家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