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登三峰,不知高若兹。青天实咫尺,凡骨焉能梯。
回观万象妙,顿忘所历疲。千尺㠉第一,高崖势倒垂。
阻绝登峰路,如与人相持。冉冉回心字,至今使我危。
井底垂铁绠,风雨藏蛟螭。寄目于手足,左右相因依。
入㠉篆壁蜗,出㠉摩空翚。飞猿一线过,犁沟险倍之。
面削不受屐,额凸绠难施。天然得霤道,深阔称一犁。
相传老君力,再拜沟旁祠。沟上最险者,二匾势倾攲。
苍龙岭崭甚,万丈竖深溪。长剑倚天外,此语善品题。
三峰无此岭,万古知是谁。如人伸一臂,接引其下为。
早与众人约,部伍宜整齐。隘处鱼贯上,坦处雁行驰。
胜境辍行玩,歧路告众知。议会然后进,庶几免参差。
岂知乌合辈,难束以程规。鸟分而兽散,各自为东西。
宗土祠以上,更无一人随。独笑莲花巅,纲寻洗头池。
身与云俯仰,目荡天四陲。书生眼孔小,易题山水诗。
一邱与一壑,下笔兢淋漓。见此大山水,气夺难措辞。
或题数千言,通套而支离。我来书所见,聊以备追思。
李寄(1628-1700),江阴人,字介立,号因庵,萍客,又号昆仑山樵,白眼狂生,三因居士。母周氏原为徐霞客妾,方孕而被正妻逐出,嫁江阴周庄定山李氏,生一子名李寄,因介于徐李两姓,又历明清两朝,故字介立。博学能文,著有《天香阁文集》七卷,《天香阁外集》一卷,《搔首一笑》等诗集二十四卷。
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
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不可,则听客之所为。”
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肖同叔子为质,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对曰:“肖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命何?且是以不孝令也。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其晋实有阙。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五伯之霸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今吾子求合诸侯,以逞无疆之欲。诗曰:‘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不然,寡君之命使臣,则有辞矣。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以犒从者;畏君之震,师徒桡败。吾子惠徼齐国之福,不泯其社稷,使继旧好,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爱。子又不许,请收合馀烬,背城借一。敝邑之幸,亦云从也;况其不幸,敢不唯命是听?’”
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至鹭鸶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独饮方村,怅然久之,颇恨挽留之正是遂也。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闻邻笛悲甚,为赋《贺新郎》以见意。又五日,同父书来索词,心所同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