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宋代〕
衮衮青春,都只恁、堂堂过了。才解得,一分春思,一分春恼。
儿态尚眠庭院柳,梦魂已入池塘草。问不知、春意到花梢,深多少。
花正似,人人小。人应似,年年好。奈吴帆望断,秦关声杳。
不恨碧云遮雁绝,只愁红雨催莺老。最苦是、茅店月明时,鸡声晓。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双调】蟾宫曲_叹世鸡羊鹅
薛昂夫 〔元代〕
庆东原·暖日宜乘轿
白朴 〔元代〕
【南吕】金字经_湖上小隐老
张可久 〔元代〕
浣溪沙·杨花
陈子龙 〔明代〕
浪淘沙·写梦
龚自珍 〔清代〕
念奴娇·昆仑
毛泽东 〔近现代〕
酒泉子·雨渍花零
李珣 〔五代〕
更漏子·秋
张淑芳 〔宋代〕
水龙吟送张大经御史,就用公九日韵,兼简
清平乐·夜发香港
朱孝臧 〔清代〕
舷灯渐灭,沙动荒荒月。极目天低无去鹘,何处中原一发?江湖息影初程,舵楼一笛风生。不信狂涛东驶,蛟龙偶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