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菊亦有何趣,趣之存乎人。花光映天地,自性求灵根。
植根植欲深,采花采其神。欲辨神灵理,南山已忘言。
我闻子云子,藏心亦云渊。寄语趣菊翁,难为俗人传。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
张曙 〔唐代〕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近现代〕
踏莎行·芳草平沙
张翥 〔元代〕
菩萨蛮·翠翘金缕双鸂鶒
温庭筠 〔唐代〕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宋代〕
浣溪沙·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
蝶恋花·春景
苏轼 〔宋代〕
浣溪沙(呈潮阳使君宋台簿敦书)
姚述尧 〔宋代〕
如梦令(水仙用雪堂韵)
西江月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