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坤〔明代〕
行行入南山,蘼芜日以深。不见津亭吏,但闻鼪鼯音。
夕阳犹在树,谷风起中林。下有种豆歌,欷歔伤我心。
茅坤
茅坤(1512~1601)明代散文家、藏书家。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明末儒将茅元仪祖父。嘉靖十七年进士,官广西兵备佥事时,曾领兵镇压广西瑶族农民起义。茅坤文武兼长,雅好书法,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反对“文必秦汉”的观点,至于作品内容,则主张必须阐发“六经”之旨。编选《唐宋八大家文抄》,对韩愈、欧阳修和苏轼尤为推崇。茅坤与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同被称为“唐宋派”。有《白华楼藏稿》,刻本罕见。行世者有《茅鹿门集》。
金陵其二
李白 〔唐代〕
拨不断·大鱼
王和卿 〔元代〕
【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_为酸斋解嘲
张可久 〔元代〕
惜芳春·秋望
乔吉 〔元代〕
谒金门·美人浴
阎选 〔五代〕
清平乐·瓜洲渡口
李好古 〔宋代〕
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顾贞观 〔清代〕
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顾彩 〔清代〕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纳兰性德 〔清代〕
荷叶杯·知己一人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