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迢迢月既望,白露被庭中。越女理前音,燕服罗清宫。
交游自远方,文彩复无双。驾言出广陵,将以适曲江。
聊慄此何气,揽观不可穷。帷车蔽日下,万马悲回风。
水力率已至,神物难为容。秉意属南山,浩荡惟所从。
上客变其度,陈唱谁与同。极命以成章,娱乐良未终。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
姚燧 〔元代〕
【双调】庆东原_闲评论,猛
周文质 〔元代〕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毛泽东 〔近现代〕
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 〔宋代〕
浣溪沙·风递残香出绣帘
孙光宪 〔五代〕
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
李好古 〔宋代〕
水调歌头·追和
张元干 〔宋代〕
卜算子·赏荷以莲叶劝酒作
葛立方 〔宋代〕
念奴娇·登多景楼
陈亮 〔宋代〕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陈维崧 〔清代〕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