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子衿

诗经·国风·郑风 诗经·国风·郑风〔先秦〕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看你,你难道就不给我寄传音讯?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看你,难道你就不能到我这来吗?
走来走去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观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几个月那么长!

注释
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衣服的交领。
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
宁(nìng):岂,难道。
嗣(sì)音:保持音信。嗣:接续,继续。
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挑(tiāo,一说读tāo)兮达(tà)兮:独自徘徊的样子。挑,也作“佻”。
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赏析

  《国风·郑风·子衿》是诗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一首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此诗写单相思,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她”心上人。每当看到颜色青青”东西,女子就会想起心上人青青”国领和青青”佩玉。于是她登上城门楼,就是想看见心上人”踪影。如果有一天看不见,她便觉得如隔三月。全诗采用倒叙”手法,充分描写了女子单相思”心理活动,惟妙惟肖,而且意境很美,是一首难得”优美”情歌,成为诗国文学史上描写相思之情”经典作品。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

  前两章以“我””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国饰借代恋人。对方”国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地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

  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焦灼万分”情状宛然如在目 前。这种艺术效果”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诗运用了大量”心理描写。诗诗表现这个女子”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她”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诗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反差,从而将其强烈”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此诗已开其先。

  这首诗是《诗经》众多情爱诗歌作品诗较有代表性”一篇,它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女性所具有”独立、自主、平等”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在诗诗大胆表达自己”情感,即对情人”思念。这在《诗经》以后”历代文学作品诗是少见”。▲

创作背景

  关于《郑风·子衿》的主旨和背景,历代学者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观点:一为刺学校废说,二为因刺学校废说衍生的师友之间相责相勉说,三为淫奔说,四为由淫奔说衍生的男女爱情说。

  其一,刺学校废说,源自《毛诗序》:“《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毛诗正义》云:“郑国衰乱不修学校,学者分散,或去或留,故陈其留者恨责去者之辞,以刺学校之废也。经三章皆陈留者责去者之辞也。”孔颖达认为此诗的背景是《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郑人废毁学校可能只是诗作的社会背景,而诗人更多的想表达的是对此种背景下的废学之风的悲痛和感慨。“刺学校废”的主旨见解,影响深远。宋欧阳修《诗本义》、苏辙《诗集传》都坚持“刺学校废”说。明胡广等所作《诗传大全》坚决捍卫“刺学校废”说。清胡承珙《毛诗后笺》、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陈奂《诗毛氏传疏》皆遵从此说。

  其二,由刺学校废说又衍生出师友之间相责相勉之说。按《郑笺》,此诗的创作意图旨在表达对离开学校而废学的学子责勉与思念。后世学者亦有许多承此“责勉”说。宋戴溪《续吕氏家塾读诗记》:“子衿,教者勤而学者息,述教者之辞也。”明朱睦楔《五经辑疑》:“贤者念朋会之从,使我心悠悠思之。纵我不往,子宁不继声以问我乎?以见乱之甚矣。”清姚际恒《诗经通论》:“小序谓‘刺学校废’无据。此疑亦思友之诗。玩‘纵我不往’之言当是师之于弟子也。”方玉润则认为《序》言未尝错,然特谓“刺学校废”却失去了诗人的语气,学校久废不修,学人四散,往日聚而修学的盛状早已无存,故诗人伤之作此诗。陈子展《诗经直解》以为《序》所言无害诗意,且可证于史,盖严师益友相责相勉之诗。

  其三,淫奔说,源自宋代朱熹《诗集传》:“此亦淫奔之诗。”宋辅广在《诗童子问》中支持朱子之说,他认为“此淫女望其所与私者,既无音问,又不见其来,而极其怨思之辞也”。宋王应麟《诗地理考》强调“郑声淫”来为朱子之说提供支撑。元胡一桂《朱子诗传附录纂疏》、许谦《诗集传名物钞》以朱子《诗集传》为依托,以“淫奔”二字目《子衿》,罗复《诗集传名物钞音释纂辑》、刘瑾《诗传通释》从不同角度表示支持“淫奔”之说。明季本《诗说解颐》指出此诗主旨是“女子淫奔而思男子之诗”。

  其四,后来在淫奔说基础上产生了男女爱情之说,此说为现代人所接受。傅斯年《诗经讲义稿》指出“子衿,爱而不晤,责其所爱则何以不来也”。余冠英《诗经选》指出“这诗写一个女子在城阙等候她的情人,久等不见他来,急得来回走个不停,一天不见面就像隔了三个月似的”。高亨《诗经今注》指出“这是一首女子思念恋人的短歌”。程俊英《诗经注析》明确提出“子衿是一位女子思念情人的诗”。夏传才认为此诗描写“一个女子在城楼等待恋人,久等不见急切的等待转化为惆怅和幽怨,而幽怨又包含着浓浓的爱意”。

  另外,清代程廷祚认为《郑风·子衿》是描述两个男子相互爱恋的诗,其抒情主人公是一位男子,所思念的人也是一位男子。而潘光旦认为这种说法尚无法考证。▲

简析

  《子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描写诗人思念其心上人,相约在城楼见面,但久等不至,望眼欲穿,埋怨心上人不来赴约,更怪他不捎信来,于是唱出“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无限情思。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采用倒叙的手法,充分描写了诗人相思的心理活动,惟妙惟肖,意境幽美,是一首优美的情歌,为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作品。

猜您喜欢
赏析

【中吕】卖花声 月夜

李致远李致远 〔元代〕

云消皎月筛帘影,梦破惊乌绕树声,挑灯起诵《太玄经》。竹轩风定,桂窗
人静,快诗人一襟清兴。
赏析

【中吕】卖花声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席上

半泓秋水金星砚,一幅寒云玉版笺,美人索赋《鹧鸪天》。琼杯争劝,珠帘高卷,燕归来海棠庭院。

偶题

落花露冷苍苔径,纤手风生白玉筝,夜香谁立紫云亭?知音谁听?雕阑独凭,柳阴中月明人静。

怀古二首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冬冬箫鼓东风暖,是处园林景物妍,一春常费买花钱。东郊游玩,西湖筵宴,乐醄醄满斟频劝。



澄澄碧照添波浪,青杏园林煮酒香,浮瓜沉李雪冰凉。纱吸藤簟,旋篘新酿,乐醄醄浅斟低唱。



箫箫鞍马秋云冷,一带西山锦画屏,功名两字几飘零。东篱满酒,渊明归去,乐醄醄故园三径。



阴风四野彤云密,缭绕长空瑞雪飞,销金帐里笑相偎。毡帘低放,满斟琼液,乐醄醄醉了还醉。

客况三首

绿波南浦人怀旧,黄叶西风染鬓秋,暮云归兴仲宣楼。天南地北,尘衣风帽,漫无成数年驰骤。

十年落魄江滨客,几度雷轰荐福碑,男儿未遇暗伤怀。忆淮阴年少,灭楚为帅,气昂昂汉坛三拜。

登楼北望思王粲,高卧东山忆谢安,闷来长铗为谁弹?当年射虎,将军何在,冷凄凄霜凌古岸。

赏析

【双调】沉醉东风_蔬圃莲池药

张养浩张养浩 〔元代〕

蔬圃莲池药阑,石田茅屋柴关。俺这里花发的疾,溪流的慢,绰然亭别是人间。对着这万顷风烟四面山,因此上功名意懒!

班定远飘零玉关,楚灵均憔悴江干。李斯有黄犬悲,陆机有华亭叹,张柬之老来遭难。把个苏子瞻长流了四五番,因此上功名意懒!

昨日颜如渥丹,今朝鬓发斑斑。恰才桃李春,又早桑榆晚,断送了古人何限?只为天地无情乐事悭,因此上功名意懒!

郭子仪功威吐蕃,李太白书骇南蛮。房玄龄经济才,尉敬德英雄汉,魏徵般敢言直谏。这的每都不满高人一笑看,因此上功名意懒!

苫茅屋白云数间,睡芸窗红日三竿。远近村,高低涧,把人我是非遮断。阆苑蓬莱咫尺间,园此上功名意懒!

万言策长沙不还,六韬书云梦空叹。只为他进身的疾,收心的晚,终不免有许多忧患。见了些无下梢从前玉笋班,因此上功名意懒!

笔砚琴书座间,松筠梅菊江于。欢有余,春无限,绰然亭只疑在天上。万事无心一钓竿,因此上功名意懒。

寄阅世道人侯和卿

披一领熬日月耐风霜道袍,系一条锁心猿拴意马环绦。穿一对圣僧鞋,带一顶温公帽,一心敬奉三教。休指望做神仙上九霄,只落得无是非清闲到老。

赏析 注释 译文

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钱惟演钱惟演 〔宋代〕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杨花

陈子龙陈子龙 〔明代〕

百尺章台撩乱飞,重重帘幕弄春晖。怜他飘泊奈他飞。
澹日滚残花影下,软风吹送玉楼西。天涯心事少人知。
赏析 注释 译文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李白李白 〔唐代〕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席上赠楚守田待制小鬟

苏轼苏轼 〔宋代〕

学画鸦儿正妙年,阳城下蔡困嫣然。凭君莫唱短因缘。
雾帐吹笙香嫋嫋,霜庭按舞月娟娟。曲终红袖落双缠。
赏析

思佳客(用晏小山韵)

陈允平陈允平 〔宋代〕

一曲清歌酒一钟。舞裙摇曳石榴红。宝筝弦矗冰蚕缕,珠箔香飘水麝风。
娇娅奼,笑迎逢。合欢罗带两心同。彩云不觉归来晚,月转觚棱夜气中。
赏析

浣溪沙

石孝友石孝友 〔宋代〕

柳岸梅溪春又生。风枝斜里雪枝横。空牵归兴惹离情。
灰尽寸心犹自热,泪承双睫不能晴。梦云楼隔豫章城。
赏析

水调歌头(赵倅生辰)

石孝友石孝友 〔宋代〕

萧滩韵环佩,玉笥灿玲珑。仙源积庆,当日占梦兆维熊。学业肯先歆向,文焰已高白贺,飞步更蟾宫。秀色溢眉宇,雄辩倒心胸。
作儿戏,为亲寿,捧霞钟。彩衣摇曳,光映怀橘堕双红。正好产分风月,且伴能言桃李,鲸吸海涛洪。行赴紫泥诏,归拜黑头公。
© 2023 库百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