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唐代〕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双调】殿前欢_春据危阑,
薛昂夫 〔元代〕
摘得新
皇甫松 〔唐代〕
摘得新,枝枝叶叶春。管弦兼美酒,最关人。平生都得几十度,展香茵。
酌一卮,须教玉笛吹。锦筵红蜡烛,莫来迟。繁红一夜经风雨,是空枝。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纳兰性德 〔清代〕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西江月·粉面都成醉梦
辛弃疾 〔宋代〕
蓦山溪(咏茶)
王质 〔唐代〕
一剪梅(秋雨感悲)
赵长卿 〔宋代〕
点绛唇(梅)
定风波
张孝祥 〔宋代〕
风入松(杏花)
赵彦端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