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澄之〔清代〕
虞山苍苍日初薄,松风江水涛声合。我乘清秋拜舜祠,丹青玉殿何寂寞!
自从中国污腥膻,冠裳委地纷可怜。群后、二妃有何幸,冕旒环佩妆俨然!
问此半壁为谁有?烽大曾经百战后。焦侯、周帅再全城,论功指纵归留守。
留守坐啸不临戎,从容袖手驱群雄。两雄忘躯为谁战,感公忠义成公功。
公于此山有天意,南来早授神仙记。授公诸记函尽开,吉凶一一分明示。
以兹听运意常閒,许公今岁锦衣还。还时却别此山去,更入吴中寻旧山。
吴山名与粤山共,粤为虞帝吴为仲。公功在粤家在吴,两地山皆以公重。
山川宾客藉公传,铭公应在虞山巅。梯升学士如椽笔,并纪同游高会年。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神女赋
宋玉 〔先秦〕
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
姚燧 〔元代〕
【正宫】醉太平_伤春烟消宝
张可久 〔元代〕
蝶恋花·落落盘根真得地
王国维 〔近现代〕
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
韦庄 〔唐代〕
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南乡子·风雨满苹洲
陈亮 〔宋代〕
南乡子·四川道中作
曹伯启 〔元代〕
水调歌头·送王修甫东还
王恽 〔元代〕
鹊桥仙·云林瞩题闰七夕联吟图
顾太清 〔清代〕